第22章 四百八十字(第3/3页)
但现在不一样了,改名厄法寺后它有了“渡厄高僧”这个大IP,当然要好好经营起来啊。
“功德韭”就是厄法寺用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徽标。
到现在这个活动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只欠缺一丝文雅。
所以当第三天,人们再次蜂拥过来看大户们争相赠金时,一个落魄书生大摇大摆走进来问:“所施之物是否只为金银富贵?”
僧人合掌:“凡诚心所施,无所不取。”
这个人就是庄子叔,他仰天大笑,狂态毕露:“拿笔来!”
见此狂生言行不羁,众人都被他吸引,跟着他来到寺中山壁。
只见庄子叔笔走龙蛇,疾书几个大字:题厄法寺冬韭。
科考三年一届,有路远往来不便的举子,便留在京中待考,但京中房租高昂,只有寺庙比较便宜,所以寺中常住好多举子。
这么热闹的事,他们自然也来看热闹,前些日子达官贵人送的东西虽然豪奢,但他们自持学问,对这些金银粪土不屑一顾。
这个狂生刚来,这些学子还不觉什么,但等他一落笔,登时被这遒劲的书法吸引,随着越书越多,诸学子脸色越来越凝重。
天气大寒,墨水几度结冰,书写不得,立时就有学子上前送墨、递笔。
庄子叔毫无顾忌的接过,等写完一壁共计四百八十字的长文,扔下手中狼毫,大笑着携一捆韭菜而去。
留下的学子却围在壁前,眼冒青光,喃喃诵读。
如果说第一天是平民的专场,第二天是达官贵人的专场,那第三天就是读书人的专场。
在雍朝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地位之高者,莫过于文人。
而文人之所以是文人,就在于他们有文化,所以坊间很快就流传了这么一句话——
“四百八十字,才笔轻王侯!”
在人都散去的时候,池砾举起手机,“咔擦”,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