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5/6页)

而且他们肯定会猜测,是就这一项,还是有很多项?

来这里的原因也就很明白了——这是何熙最近的一个合作项目,他们想看看有没有蛛丝马迹。

而偏偏,何熙在柴油机上储备不足,并没有。

所以娄石也放了心,深深看了科长一眼,科长跟他多年了,立刻明白了,回答说:“以后需要看计划,现在就是这样,您要不要看看?”

许林没亲眼见过自然不信,点点头说:“肯定要看看。”

娄石和科长就领着许林去了后面操场,这里停着刚刚下线的南岭2号。不过一瞧这三五辆新卡车,许林的眉头是真皱起来了:“你们车型都没改?”

科长笑着说:“没有,我们就是用了晴天机械的装配线,发动机进行了部分调整。”

许林连忙问:“发动机改哪里了?”

科长说:“改变进气管形状,采用垂直气道,配上节气阀,提高发动机效率。”

许林忍不住说:“这不是晴天机械在汽油机上的办法吗?怎么又用到这儿了?”

娄石就确定了,插嘴问了句:“你买东西问这个干什么?”他还将了一军,“要是不喜欢,可以不要。”说着大有不招待的意思。

许林可是从发达的深城过来的,那边服务意识很强,所以娄石这个不卖了他挺受不了的,不过他也知道,内地经济不发达,很多厂子还有吃大锅饭时的习惯,高高在上,等着别人求着办事,他要是真走了,以后别想进来了。

他想了想,还是觉得买一台回去研究研究,就说:“怎么不要,给我开一台吧。”

等着将人送走了,科长则笑眯眯地说:“我呸,来咱们这里探听情报了,就让他给咱贡献贡献利润吧。”

娄石倒是很慎重,一张脸上又是愁眉不展的表情:“你说这是哪里来的?”不过也知道没法猜,干脆站起来:“我去跟何总打个电话。”

何熙一听就明白了,“这个没法猜测,也不定是那四家,汉奸有的是。不过这事儿咱们在明,他们在暗,不好辨认,反正卡车也没什么专利不能泄露,他们来你就卖,就当增加利润了。”

不过挂了电话,何熙还是给产学研中心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再强调一下保密条例,尤其是对家属。

不过自此之后,倒是没什么事情发生,江城卡车厂的南江2号卖的不温不火,也看不出是不是有心人买去了。

何熙这边则静了心,一是关注几项专利在新车型上的应用,二是谈合作——不少国家都想引进长城,何熙都在接触中。

四月中旬的一天,何熙正在海州汽车厂,突然办公室里的人跑了过来,跟何熙说:“何总,产学研中心那边打了电话过来,说是你弟弟打架了?!”

何熙吓了一跳,连忙问:“怎么样了?”

工作人员说:“说是对方伤的很厉害,让你赶紧过去!”

何熙也顾不上工作了,带着伍永城就直接冲向了汽车,往产学研中心开去——李季军半个月前刚过来的,从去年起,他寒暑假就来产学研中心实习打工,今年他是工业高中第三年,这会儿是实习期,他想来这边实习,自己跟老师请了假,就跑来了。

何熙见他是真上心,就没轰他回去,将他安排过去了。

没想到,一来就出事了。

车子飞速开着,伍永城还劝何熙:“别担心,季军不是随便动手的人,那孩子挺有分寸的。”

何熙这才说:“就是因为这个我才担心,肯定是遇上事儿了,否则的话,他不是那种动手的人。他很珍惜在产学研中心的机会。”

好在海州现在并不大,很快就到了产学研中心,这里办公室主任不是别人,就是曾经在发动机厂做主任的曲荷。

她心思细,跟学者和官员打交道都不错,孩子又考到了海州上大学,何熙就把她安排在这里了。

曲荷早在门口等着,见了何熙就连忙迎了过来,没等何熙问,他就直接说了:“都在办公室呢,警察早到了,李季军说什么都不去,非要等你来,还没把人带走呢。”

何熙于是三步并两步,跑到了办公室,一推门就瞧见李季军脸上鼻青脸肿,头破了,拿着个手绢捂着,坐在一边低头不吭声。另一边何熙居然也认识,正是南河大学材料系教授方建实验室的一名博士,叫做吴山,这会儿看着还行,坐在那里愤愤不平正说着什么。

何熙一进来,吴山就停下了,看到何熙立刻站了起来,冲着何熙大声的抗议道:“何总,你弟弟简直太过分了,他居然对我动手?你看看他把我打的?”

何熙没吭声就看向了李季军,“怎么回事?为什么打人?”

李季军还没来得及说话,吴山再次开口了:“谁知道,我做完了事情准备出门,他就过来拦住我,问我去哪里,我说不用他管,他直接扯住我不让走,我一挣扎,他的大拳头就打在了我的肚子上,他这是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