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3/6页)
最主要的是,这个质量这个体验感,加上晴天机械的背书,还有这个价格,几乎牢牢捏住了低档车市场。
而高档车市场,他们对于夏国的确是调研过,但是那是1983年,他们决定合资的时候,那会儿改开没几年,有钱人极少,甚至夏国的领导都曾直接驳斥过所谓的万元户,认为夏国并没有这么多万元户,所以他们直接否定了高端车。
毕竟没有私人购买,政府用车谁敢买高端车,他们认为是死路一条。
但是谁能想到,夏国的发展一日千里,1983年没有几个万元户,到了如今有钱老板是真多,山海直接就将这部分市场拿掉了。
而剩下的就是中档车市场,他们四个争不过一个长城函谷,按着刚刚四家的通气,长城函谷拿到了中端车八成的市场,他们四家分两成。
那只能够活,想要吃肉,差远了。
他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尤其是,其他几家还好,他们毕竟跟晴天机械没有渊源,而在大工的人看来,晴天机械就是靠着他们的一条生产线起家的。自己给自己培养了个对手,而且还被打败了,这种耻辱感,让他无法平静。
所以他才会对何熙出言不逊。
但何熙寸步不让是他没想到的,这话的意思不就是,你们有准备却输了,是自己的原因吗?
山田一郎直接笑了一声说:“看样子,我们很感谢您的帮助,但何总对于大工的帮助却没有感谢。”
这话就重了,闹出去真跟何熙恩将仇报似的,她笑着说:“我一直认为,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如果你们非要按上什么感恩不感恩的帽子,那我也不吝啬公开一下当年的细节。”
山田一郎脸色一变,就想说话,何熙却没给他机会:“而且正因为有些香火情,我才对你们利用晴天机械的发动机做宣传没有直接斥责,但显然,你们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啊。
那我们就公事公办,我想你在这个位置,对当时的合同应该是了解的,我们是交换,互不牵扯。
就像是我从来不宣传自己是转子发动机的救星一样,你们也不准再攀扯晴天机械发动机作为你们的宣传噱头,否则我们将会诉诸法律。”
说完,何熙扭头就进了包间。
倒是山田一郎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这才仿佛想起,当年何熙带队拆生产线时候的事儿。
从开头直接不用骂他们土人的井田,导致井田被开除,到了后面的分工合作,甚至是工人之间的比拼,何熙可从未低过头。
显然,现在她的底气更足了。
但是奔腾的销量却不能让他安坐,他哪里有心思想何熙这边的事儿,回去又愁了起来,他是立了誓言才得到这次机会,其实他的岳父山中寿喜压根没准备把这事儿交给他。
但怕什么来什么。
中午吃了饭,山田一郎就很快回了展位,他们的宣传不错,车子也不错,但长城函谷系列在夏国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了,很多人只是来看看,扭头就去定了长城函谷,能买他们车的客户十不存一。
而且下午的人流量明显不如上午,等着五点钟第一天展会结束,奔腾的销量只是182台。
这个数字,对比前年的托卡集团其实是相当不错了,毕竟当年的S系列又是放电视广告,又是第一台进入夏国的合资车,五天展会一共买了几十台而已,他们这个数量保守计算,五天下来也会有八百台,一台六万元,这就是4800万,不是小数目。
但谁让长城的成绩在那里摆着呢,人家第一天函谷系列就订出去4700台,山海系列更是吓人,这么贵的车居然卖出去了133台,比起来,他们的总成绩也不过人家一天的零头。
这还不是最恼人的,最恼人的是,还有京城吉普这样的低档车,听说京城吉普卖出去了234台,最少的是南江SUV,都卖出去了132台。
虽然早就有预料,长城会占据大多数市场,但是他们也做了降价的准备,可谁能想到这么惨烈呢?
更何况,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因为对他的不放心,他的秘书是妻子专门招聘的,刚刚结束,他就瞧见那家伙去打了电话,显然已经将销量告知了国内。
腥风血雨,今日肯定是有的。
所以,结束后很多人去吃饭喝酒——这是樱花国人的传统,他们习惯于这样的放松,但是山田一郎也没有一起去,而是早早的回了酒店,认命地给山中寿喜打了电话。
显然那秘书什么不该说的都说了,山中寿喜第一句话就是:“你应该听霍君的话,他的建议是对的。找什么联盟,我们的转子发动机向来靠的都是自己,没有联盟。”
第二句话就是:“你跟何熙见面了?”
山田一郎终于从这种窒息的氛围中找到了呼吸的办法,立刻说道:“是的,但是她好像对我们的帮助并不认可,尤其是对我们宣传同源发动机,今天明确告知,如果我们再利用这点宣传,就会诉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