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6/11页)
林御史沉声说道:“东西既然找到一部分,就说明藏书真的在京城,将东西全部带出去。而后再徐徐图之。”
林长峰蹙眉说道:“窦何唯虽然被带进大理寺,但是窦何童还在外面主持。如果我们将东西运出去的话……那就要和窦氏撕破脸皮了。”
林御史背着手,阴冷地说道:“本来就是私下运出去,谁会知道。更何况撕破脸皮又如何?陛下对世家蠢蠢欲动,这本就是该合力同助的事情。如今我等帮着窦家找到了藏书,不过是替他先收藏起来罢。等平安了,一年两年过去后,自然会还给他。”
林御史自然不会做出真的完全霸占的举动,但留足时间誊抄,不就将窦家藏书换了一个名头吗?
如今天下之大,虽然已经有了造纸术,可书籍还是昂贵。
如果不是朝廷推广公学,很多贫寒子弟压根读不起书。
而即便是朝廷,翰林院的藏书,也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世家的藏书多。这就是他们的底蕴所在,莫怪林氏贪婪,而是知识,就是命根!
当初世家能用这个卡死朝廷的人才举荐,时日渐久,科举便用后起的浪潮告知世家,泛滥的学识,对世家的根基是何等侵害。
林御史的吩咐,林长峰自然听进去了。
等他要离开去办的时候,林御史又突然叫住他,冷冷地说道:“还是没找到她的行踪吗?”
林长峰面露苦涩,“三妹去的是广德寺,但是儿子确实没找到她的身影,就算是其他几个寺,却也是没有。广德寺的主持说道,或许是人已经……”
林御史的脸色阴沉,也说不出是担心还是在犹豫。
“罢了,当时她怀有身孕,是你娘亲眼看着走近广德寺的。怕是难产……”
林长峰以为他担忧许夫人的安全,便附和了几句。等到他离开后,林御史在屋内来回踱步,自言自语地说道:“如果不是她的话,当初那些留下来的东西……”
怎么会不见了呢?
许尚德咬死没说的东西,要是被公告天下,那才是要命的事情。
那才真真是将世家的颜面扒下来踩。
那让苏杭百姓骂得群情愤慨的贪污,一直都有着世人眼中高洁儒雅的世家插手,王振明更是从一开始就跟他们眉来眼去,许多事务,不过是彼此心知肚明罢了。
他看着外头的天光破晓,把玩着两颗核桃,开始摇头晃脑地担忧起来。
不知林长峰能不能将东西好生安置出去?
数日后,正午,日头高照。
几个商队正慢慢地挪到了城门口,正打算给关文查验,守城的士兵看了看他们那鼓鼓囊囊的行礼,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为首的商队头头赔笑说道:“都是一些买进卖出的东西,官家要是不嫌弃的话,也可看看。”
那自然是要查。
但是这商队给的钱足足,他们队长和这个商队头子又是认识,检查起来就敷衍了许多,只是大致翻开来看了下表层,只看上面都压着些例如棉花等东西,便重新放下布条,摆摆手,这就是示意过去。
看着都是轻便的东西,但是车辕很深,滚过去的时候,压着地面两道异常鲜明的滚痕。
咔嚓——
非常不巧的是,就在车子再度滚起来的时候,也不知道内部究竟是如何摆放,竟然是那么凑巧,好几个东西从车上滚了下来,直接“啪——”一声摊开在地上。
士兵低头一看,那赫然是一卷竹简。
再是无知的人,他都听说过最近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他当即脸色大变,厉声喝道:“停下!”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吓到了车夫,也吓到了城门附近的百姓。
这些百姓来来往往,甚少听过守城士兵如此严肃。
对他们来说,守城的人就是每天都能看到的,是摆件,是人,还是泥塑,看起来都没什么差别。但是这一声暴喝,却生生将周围人的视线一同看了过来。
“这不是商队吗?”
“难道是查出来里面藏了个人?”
“我怎么不知道你这么有能耐,为何不去写话本?”
“胡说,肯定是藏了什么宝贝!”
有个读书人揉了揉眼,盯着地上士兵正在弯腰捡起来的东西,突然大声说道:“那东西是不是竹简?”
除了与他一同出来的读书人立刻去看,其他百姓都是茫然,还有的还在问竹简究竟怎么了,这又是什么东西云云。
读书人耐心解释,“竹简就是竹片做好的书籍,不是所有书籍都是那种白纸做的,许多年前,大家都是在竹片上落笔。”
从前记录的书籍和现在,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味道。
“那些人运走的其实不是货物,而是书籍?!”
有人总算是明白过来,吃惊地说道:“那岂不是偷偷在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