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新麦 先预定了再说(第2/3页)
近水楼台先得月,郑安和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卫呈晋在一旁低声说:“别忘了刚才的事。”
常玉婧朝他点了下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郑秘书,先别挂电话,我有个事儿想请你帮忙。”
“什么事,你说。”
“你有认识庆城的什么百货批发商吗?”
郑安和一听,脑中转得飞快,批发商?常玉婧要大批量买什么东西?
霎时,最近各项事情在他脑中迅速过了一遍。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所以常玉婧是想给孤儿院送东西?
“有,等会我把联系方式给你。”郑安和说,没有也得有。
他挂断电话,马上打电话联系了个在庆城的自己人,请他去批发,再送去孤儿院。
常玉婧加了这个人,因着是郑安和介绍的,她也没怀疑是不是批发商。
聊了几句后,她就把清单发给了过去,请他报价,然后再转钱。
常玉婧办完了这一件事,心情很好,她在朋友圈上发了一张图:“明天有惊喜哦!”
柳童点了个赞。
常玉婧就私聊她,“柳芽儿,好久没聊天了,你最近还好不?”
“挺好的。”柳童那边回得很快,“你是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儿童节礼物吗?”
“对,以前我们最期待的节日之一,现在轮到我给大家惊喜了。”
“青女,你很棒!”
“还好啦!”常玉婧发了个欢快跳舞的表情包。
只要她不去追问柳童过去两年的事儿,两人还是能聊得挺愉快的。
常玉婧没怎么联系院长和林阿姨,但最近她们的朋友圈发得有些勤快。
孤儿院的变化不小,似乎得到了好几批拨款,不说环境改善的事,主要是一些孩子拖了很久的手术,总算能做了。
在被治愈的人中,就有面面,她当年被恶变藤条扎了一下,吸了血,导致这条腿就比正常瘦一圈,用不上力,很多活都做不了。
常玉婧见过面面发朋友圈说康复的事,看得出来她很高兴。
不过她发现面面最近发的朋友圈有点多,这是拿回手机了?院长不限制她了?
她犹豫了下,到底没有给面面发信息,她们的关系没好到无话不说的地步。
常玉婧放下手机,趴在沙发上,探头去看小猫崽。
牛奶的猫窝还在原地,但酸奶的粽子猫窝挪到沙发旁了,还放了两个垫子。
黑云和闪电很活泼,总是会偷偷爬出来玩。
常玉婧不敢伸手去碰,这时候的酸奶凶得很,牛奶都不敢靠近。
但看着可可爱爱的小猫崽,她的心都要软化了。
好多动物的幼崽,总是那么萌萌哒的,太可爱了。
苏平阳带小队来收麦子,这跟收稻子一样的,挺费腰的。
割下来的小麦直接就在地里脱离装袋,常玉婧抓了一把在手心里搓了搓,捏了一粒放进嘴里。
她开始期待这麦子做的馒头了,一定会很好吃吧。
三亩小麦的有两种种子,收的时候是分开的。
看得出来,张闯家给的小麦收成差点,但香味似乎更浓。
只半天的功夫,小麦就收好了,这两天天气好,晒一晒,差不多就可以装袋存放了。
郑安和带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过来,两人蹲在门口的埕地边,抓起一把麦子细看。
“这麦子,比我们种的好。”壮汉说道。
这说起来就让人难受,明明是同一种种子,但人家新手,第一回 种就能出的品质就这么好。
种植师的天赋果真不能小觑。
常玉婧还是挺喜欢吃面食的,她不是很想卖小麦,但郑安和拿双倍的小麦来换,她就可耻的心动了。
她很清楚,自家的这些小麦是要用来做种子的,所以自己也只打算留两百斤自家吃,一百多斤留种,其余的换成基地农场自产的小麦。
新收的小麦磨成成粉,常玉婧马上就去揉面做馒头,当香味飘出来的时候,那真的太香了。
她就知道,自己再也吃不下超市里买的面粉了。
小麦没去壳,蒸出来的馒头并不白,但面香十足,越嚼越香甜。
常玉婧拿着馒头啃,听到一阵喇叭声,出门一看,就见张君颜和张君民两人开着电动三轮车过来。
那声音就是车上发出来的声音。
“玉婧姐,玉婧姐,我们家的麦子收啦,我爹娘做了些特色的面食,送来给你们尝尝。”
人还没到,张君民就扯着嗓子喊。
然而等车子靠近了,姐弟两人看到地上晒着的麦子,都愣了下,咋忘了常玉婧也有种麦子?
“君颜,君民,你们来得正好,尝尝新麦子做的馒头,老香了。”常玉婧笑着说。
姐弟两人也没推辞,他们洗了手,接过馒头咬了一口,两张笑脸就垮了下来。
“怎么了?”
张君民揉着眼睛:“玉婧姐,你家的馒头太好吃,都不好意思送你我们家的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