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更(第11/13页)

“皇帝既然心疼曜儿,那你告诉我,符牛是怎么死的?”太后冷笑:“奉河春狩,皇帝就差把整个后宫都搬去了,偏不肯带上哀家这个太后。说什么皇城空虚,需要哀家来坐守京畿,用以稳定朝纲。”

“结果说好的一个月,硬是去了将要三月之久。还把手里指挥得动的军队都带去了,将那奉河围得水泄不通。一场狩猎,折损了梁汾、耿龙和斧牛三大高手!皇帝可别跟哀家说,是那熊瞎子和山大虫太过勇猛,竟让我大晋最顶尖的三大高手连折其中!”

“斧牛为着曜儿,护主而亡了。”皇帝尴尬地说,面色微哂。

“他究竟是护主而亡,还是灭主而亡?!”太后愤然砸碎手中杯盏,冷然道:“你当哀家是个傻子么!”

皇帝静静地望着地上碎裂的青瓷茶盏出神。

“皇帝,曜儿身上流着同你一样的血。”太后哀戚道,“你不能厚此薄彼,苛待了他。”

“朕何曾苛待过他?”皇帝缓声地说。

太后闭着眼睛,良久才缓缓地凄然道:“若曜儿不是哀家所出,若他没有先朝太子的身份,你还会这般的忌惮他么?”

皇帝沉默不语。

“陛下。”太后娘娘放低了声音,哀痛道:“曜儿原是中宫嫡子,他本该是中宫嫡子!”

“朕知晓了。”楚韶驰说,起身走出慈宁宫外:“天色将晚,母后早点歇息。”

太后独自坐在原处,美艳明丽的面庞笼在阴影里,久久不曾有所动静。

贴身的王嬷嬷绕过明黄帘帐走了过来,垂手侍问道:“娘娘,要梳妆更衣吗?”

“嬷嬷,他不疼曜儿,他不疼!”太后抓住嬷嬷的手,凄惶地落下泪来:“曜儿为他舍了皇位,他却一点也不疼惜曜儿!”

“娘娘。”王嬷嬷轻轻拍着太后的背,宽慰道:“煜王爷羽翼已丰,并不需要陛下的怜惜。”

“可难道要看着他们、骨肉相残?”

“天家里骨肉相残的还少么?”王嬷嬷轻轻拍着太后的背,一字一句的说道:“娘娘,王爷的腿已经痊愈,陛下容不下他,他也不可能再容下陛下。娘娘您是王爷的亲母,该做出决断了。”

“他们一个是哀家的夫婿,一个是哀家的儿子。这让哀家如何决断?”太后痛楚地落下泪来。

“娘娘慎言!”王嬷嬷喝止道,“娘娘有两个儿子,一个养子,一个亲子!”

明月高悬,筵席散去。

送走了四方宾客,拆卸掉满头珠翠,赵若歆并未立时就歇息就寝。而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提了一盏琉璃灯笼,绕过围墙上的角门,往隔壁大房府邸的祠堂去了。

在那里,有着整座赵府唯一留下的亡母遗物,挂在祠堂里的虞柔画像。

祠堂里亮着灯,隐有絮絮人声传出,赵若歆意外地在悬挂着的虞柔画像下,看到了烂醉如泥的赵鸿德。

“父亲?”赵若歆诧异挑眉,“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来看看你的母亲。”赵鸿德朝画像上浅笑着的虞柔指了指,张口就打了个酒嗝,一身的酒气污浊熏臭:“你瞧她,这么多年了,她还是这般的年轻,这般的漂亮。”

赵若歆提着灯笼站在原地,脸色木然。

说实话,看见赵鸿德她有些惊悚。

世人皆说赵鸿德深爱亡妻,为了虞柔高悬正妻之位十几年不肯续弦另娶。可长这么大,这还当真是赵若歆头一回看见赵鸿德悼念自己的母亲。

“瞧你端着一张脸,这般冷艳孤傲,半点都不像她。”赵鸿德醉得不轻,他歪在地上仰头望着赵若歆,张口就骂:“你这牛屎一般的性子,既不像我,也不像柔儿。”

“父亲才是牛屎性子。”赵若歆仗着赵鸿德醉酒,直言道:“牛屎一样的阿堵人物,沽名钓誉、行同狗彘、无耻之尤。”

赵鸿德咧开嘴巴,手掌拍着地面大笑道:“你瞧瞧你,连骂人的话都跟岳父当年骂我的一模一样。你除了模样像我,净捡着我和柔儿的优点长,其他哪里还像我赵家的人?”

“倒是以为我想做赵家人?”赵若歆翻了个白眼儿,拿脚尖去踢躺在地上的赵鸿德:“行了,做出这副深情的样子给谁看,快起来吧!”

“深情,我怎么不深情了?”赵鸿德面颊熏红,酒气冲天:“都说我是沽名钓誉,说我根本不爱柔儿。那帮庸碌俗人,都知道些个什么?”

“他们不懂!不懂!”

“是,他们不懂。”赵若歆放下灯笼,去拽地上的赵鸿德:“您快起来吧,别没得在这里叨扰了我母亲的清净。”

“叨扰?我呸!”赵鸿德一手拂开赵若歆,看着虞柔的画像道:“你知道个什么?你母亲深爱于我,永远不会觉得我是打搅。”

“他们都说虞家嫡女是被我给骗了,才会下嫁给我一个小小的新科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