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税务改革(第4/5页)
可是当官的叫你做事敢不做,于是差役不减,农民再次增加一次税务。千家万户再次受苦受难。
除了这些,还人任子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等等。这些变法,都有一个特点,本意是好的,但都没有顾及实际,或者叫痴人说梦。国家暂时钱是多,可是宋朝却开始正式的走下破路了。
可是改革必须得立即实行。一是钱少,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因此钱贵物践,这已经妨碍了正常的百姓生活。因此吕夷简才大着胆子印了一回交子,却捅出来天大的漏子。
二是本来宋朝各种税务制度含糊不清,有些混乱。加上现在的变化,如象两湾大陆,那就税收,还不如叫收保护费。有的地方免一年,有的地方免两年,还有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收税。现在全部靠灵活机动。这机动到最后,还是要出事。因此必须将税务规范起来。
三是别看现在宋朝有钱,可一算帐还是出大于入。现在朝廷有钱,那是因为石坚的三次拍卖。从宁夏路龟兹路的土地矿山,再到南洋群岛,再次京城后的一次拍卖。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十亿贯出头的进帐,那么朝廷就是收入巨大,还是严重欠帐。因此要有一个方向。石坚不当宰相,可以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现在不行,也得有一个预算。
石坚看着深思的众人,再次提起笔写道:“开源、节流。”
如果范仲淹在此,也许会明白一点含义。
石坚说道:“增加财政的措施无非就是这两点。开源,就是开出新的财源,一是新大陆来的资源,二是各种新产品带来的收入,三是新经济方式带来的经济收入。但有一点,财源的增加模式,不能从百姓头上掠夺,那怕是商人,当然那些不法商人除外。”
听了石坚的话,全部点头。这些人大多数也有产业。石坚其实在心里叹息一声,当时王安石变法,连这点都不考虑,如何不失败?
“然后就是节流。表面上是节约开支,但准确地说,是节约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如不需要的冗兵冗官,还有不需要的费用,而不是节约所有开支。如对百姓的安置,水利工程、道路等工程的实施。”
也许到现在大家才明白道路的好处。这一次各地行军速度快,也是因为有了好马路。还有确实马路的出现,一开始不觉得,但时间一长,有路的百姓比无路的百姓生活的差距越来越大。
“还有对百姓来说,也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节约,如果都这样,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人买,经济萎缩,商人受损,工人工资发不出来,带来的混乱也不小。但如果一味浪费,许多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将会导致百姓破产,最后也不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因此也要有一个度。正确的投资,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是必须的。”
其实开源与节流很复杂,只是石坚简单地让大家理解一下含义。
说到这里,他将那本奏折收起来,都还在上面看,他又说道:“现在不能动,即使动,我们一起商议妥当后,那怕会有一点不妥当的地方,也不能实施。”
群策群力。这项工程很庞大,比对付契丹只难不弱。石坚只是将这些优秀的税务改革放在上面,让大家有一个参照。以后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王曾几个大臣都点头。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主要是安抚,而不是实施新制度,让天下再次哗然。并且石坚这种做法,就是稳重的吕夷简也是很赞成,没有实施,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实施,就开始考虑,而且将所有优点缺点列在一起。这样就是实施了,也将风险性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这时候天就黑了,赵祯将几个大臣留下来吃晚饭。实际就如石坚所言,赵祯的御饭并不是很丰盛。可今天高兴,赵祯还拿出了西域进贡的葡萄酒,与他们对酌了两杯。
毕竟石坚已经“想出”了两条制度,而且比现在宋朝混乱的税务都要先进的多。尽管石坚小心翼翼地罗列了它们的缺点。
这时候老太太主两个老太监扶了出来。身体骨真不行了,现在基本上都在床上渡日。
石坚与王曾几个大臣施礼。
现在王曾也不与刘娥角牛了,都要进棺材的人,角有什么意思,就是她现在做了皇帝,又能坐几天?
老太太说道:“石爱卿,刚才听到宫人说,你们说什么税务的事。”
原来老太太听了太监禀报后不放心,才跑来的。她怕石坚步子跨得太大。
石坚笑笑不语,他将眼睛转向赵祯,还是你来解说吧。赵祯将石坚的计划说了一遍。对于石坚用钱来砸垮契丹,刘娥也没有反对。如果见效,将会少死许多战士。反正现在钱多,石坚又答应再为朝廷挣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