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钱塘大战(第6/6页)
不过杨凌意外的是,从这人口中听到了有关更多日本国内的情形,幕府日渐衰微,已经控制不住各地大名,而各地的大名、武士首领对于同大明贸易,以此壮大自己的实力十分渴望。
其中有些势力有秘密通道从大明走私,所以也是反对倭寇横行以免影响他们生意的。而且这些官方组织的走私团队不但同大明沿海的商人暗中交易,而且同吕宋、南洋已经探出一条海路贸易线。这些情报目前暂时用不上,但是以后未必没有用,杨凌都暗暗记在心上。
更叫他意外的是,日本的通用货币竟然是大明的铜钱,日本曾尝试自己制造货币,但是他们制造的铜钱质量极差,用不了多久就磨损断裂,成为一堆破铜烂铁,所以只能将大明的货币作为日本国的通用货币。
足利家族不再对明称臣后,两国断绝了贸易,日本急需大量铜钱,却没有办法取得,而一个国家没有货币,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情形,所以官方只能走私甚至充当海盗。
杨凌听了愣了一会儿,他没想到那时的中国货币竟然可以完全充当、替代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对于毫无人性的倭寇的仇恨和憎恶,并没有使他丧失理智到认为一味的杀戳就是彻底解决这群海上祸害的唯一手段。
杨凌暗想:海上的倭寇是要打的,一定要想办法剿灭他们。但是这群祸害滋生的根源不拔除,消灭了这一批,还会产生新的一批,要长治久安,必须疏堵并行。
他本来对于回京后请求皇上对日通商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因为来自朝中,尤其是内阁三大臣的阻力,他并没有信心可以压制,朦胧记的好像历史上刘瑾当权时一家独大,如果朝中是他作主,这个不学无术、只会捞钱的家伙一定不会成为阻力,可是他不确切记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他已经没有时间等下去了。
但是现在他有了些把握,如果把通商等经济手段作为政治手段的延伸,那些文官们还会反对么?通商,可以使两国合力打击海盗;从经济上控制他们,并且努力保持领先的地位,他们就不会生出觊觎的野心;如果连他们的货币都出自我们之手,一旦真的产生纠葛,只消制造出大量的货币投放到他们的国土上,还怕那个有敌意的政府不垮台么?至于更久远的将来,他们是否有能力自己生产货币,甚至经济取的更大的发展,就不在杨凌的考虑之列了,人不能靠老祖宗吃上千秋万代,前辈人为你打下个好基础,剩下的事自有后来人去操心了。
京师怎么样了,离开了一个月了,朝中一切如常吧?等派去京师的人回来就知道了,杨凌觉得自己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和时间抢着去做,恨不得立刻了结这时的一切,马上赶回京里去,可是……可能么?不摆平这里的一切,就不能降服厂卫,不降服厂卫,哪有实力和外廷抗争,尽快施行自己的政略?
杨凌停住了脚步,长长地吁了口气,抬腿走到门边,忽又停住道:“这个人,给他一个痛快。其他的人,交给镇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