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2章 体验人生(第2/2页)

十五岁出游居庸关、山海关,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十七岁时,结婚当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些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第二天才被人找到。

十八岁时,接触“格物致知”,遍读朱熹的著作,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入仕之后,仕途并不通畅,二十八岁时触怒专政宦官刘瑾,杖四十,谪贬到贵州龙场,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阳明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后来平定各地盗贼,用兵“诡异”、独断,得“狡诈专兵”之名;正德十四年,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

嘉靖元年,父亲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制,随后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传播“王学”。

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得丹书铁券,平卢苏、王受之乱。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

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王阳明。

“呼!”转眼之间,陈堪再次出现在游轮的小黑屋中,他代入王阳明,走完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