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的矛盾(第6/10页)

谭玉明越说越严肃,在场的人个个都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室内静得几乎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响声,服务员轻轻推开门,秘书向她摆摆手。

“前段时间听说你们准备对一县一区公选党政一把手,后来停了,是否是因为那场车祸?”谭玉明停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几个县级领导干部出了车祸,甚至死了四位领导。这确实是让人痛心的事,可是我们的个别领导违反规定,公车私驾,又酒后开车,难道要把这个问题的罪名加到改革头上?”谭玉明摇摇头。

这次见面最后是怎么结束的,贾士贞已经记不清了。谭书记的到来确实让他感到意外,但贾士贞并没有因为省委书记的肯定和赞扬而飘飘然起来,他甚至觉得下一步的路更加艰难。不过他更加坚定了信心,要沿着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在市级机关进一步推进选举领导人工作的同时,贾士贞连连接到一封又一封群众来信,反映在机关选举中拉帮结派、拉选票的现象。其中就有反映水利局周森林利用原地委副书记父亲的后台拉选票,而当选为市水利局副局长。

当然,对于这样的人民来信,贾士贞反复看了又看,这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可在一次汇报工作时,常友连递给贾士贞一封信,贾士贞一看,同样是反映周森林靠父亲的势力,当上水利局副局长。贾士贞没有说话,看完了信,又把信退回给常书记。

贾士贞想,按照周效梁的性格,凭他以前对待儿子提拔问题上的过激表现,他完全相信,周效梁一定能干出那些事来的。然而证据在哪儿?更何况在去年那次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时,周森林获得第二名,如果按照那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计划,前三名的同志都将进入县处级领导干部的人才库,作为后备干部来选用。现在,周森林当选为市水利局副局长,他觉得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拉选票的问题,在美国总统的选举中,谁不是公开四处演讲,为自己拉选票。贾士贞只能暂时把这些问题留待以后慢慢研究。

就在市级机关的选举工作如火如荼深入展开时,市委决定同时在平臾县川坝乡直选乡长试点。

在这关键时刻,贾士贞接到周光的电话,说后天晚上赴美国高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同学聚会,还邀请了一位老师参加。周光说这是他们回国后的第一次聚会,任何人都不得缺席。

接完电话,贾士贞的心里真的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激动。周光回国后不久就提拔为省发改委主任,谁都清楚省发改委主任下一步必定是副省长。想到那些同学,必然想起在美国那不平常的几个月,他不由想到了华祖莹。从时间看,华祖莹毕业应该有几个月了,不知道她现在干什么,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给他打电话。

这样想了一会儿,贾士贞还是决定,无论如何回省城一趟。除了特殊的同学友情,也想看看那位老师,贾士贞本想问问这位老师是谁,可周光那样激动,他也随着周光的激动而兴奋不已,最后也没有问。周光的电话勾起了贾士贞对那段特殊经历的许多回忆。

这些日子,贾士贞无论怎么忙,每天回到宿舍,躺到床上总要想起妻子和女儿。上次回到省城,居然不知道妻子去了哪里,周一兰似乎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其实,贾士贞已经不是当初刚当上市委组织部长的他了,他成熟、冷静得多了。如果回家的话,双休日还是能抽出时间的,可是他觉得他和玲玲之间再也找不回过去那种感觉,那种亲密无间的情感了。至于玲玲那次一拳打了他,而且偏偏伤到他的命根子上,几个月过去了,尽管他的心里还会像过去那样冲动,但他的生殖器再也没有勃起过。难道自己从此就失去了男人的作用了?对于这件事,他从没怪过玲玲。他是男人,是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修养的男人,玲玲并非主观要置他于死地,用法律的语言来说,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过失”而已。

上次,他出了车祸,是玲玲把他从死神那里唤了回来的。如果不是玲玲的坚持,不是玲玲日夜的呼唤,说不定他真的早已被化为灰烬了。当他死而复生之后,夫妻之间本应该更加情深似海,相濡以沫的,然而他们之间不仅沟通越来越少了,两人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深了。这样想着想着,贾士贞觉得心里一阵阵发酸,眼角滚动着痛苦的泪水。

贾士贞这次回到省城,距离上次参加省委组织部的会议,算起来已经快两个半月。当时没有见到玲玲,在这段时间里,玲玲从没给他打过电话,他偶尔打了电话,两人也很少沟通。他不知道妻子和女儿现在的生活状况。每每想到家庭、妻子,他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