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熟,就是能戴着枷锁办成大事 你要成为政治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2/6页)
稳定压倒一切,黄子堤这是定调子。
朱民生还是保持着冷面部长的神情,冷脸冷面地看着侯卫东。
侯卫东与朱民生眼光瞬间进行了交错,他有意喝了口茶,才道:“要解决绢纺厂的问题,小打小闹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建议考虑改制。”
黄子堤斜了一眼,道:“卫东副市长,改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是所有问题都是一改了之。这样做是痛快了,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解决企业问题也得渐进式。”
黄子堤和侯卫东素来有意见,朱民生对此是心知肚明,作为驭人之术,这种情况对他来说是好事。此时,参加会议的人有市委副书记宁玥、市委秘书长粟明俊、副市长侯卫东,这三人都团结在他的旗下,而黄子堤显得势单力孤。控制住人就控制了事,这是一条很现实的道理。还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时,他就对此深信不疑,如今用在实践上,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朱民生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我同意卫东的意见,只有改制才能让绢纺厂走出困境。此事由市政府提出方案,然后报常委会进行研究,再上报省政府,同时将处理结果报省委办公厅。”
散会以后,黄子堤无意之间抬头看天,天高云淡,白云在高空中流走,好一幅美景。他无心看风景,对跟在身边的刘坤道:“通知项波到我的办公室。”
他回到办公室不久,项波很快赶到了办公室,脸上颇为惶急,道:“黄市长,听说钱国亮对绢纺厂作了批示。”
黄子堤瞪了他一眼,道:“你是老绢纺厂的干部,熟悉业务,现在把你推上了一把手的位置,什么事都搁不平,要你当一把手有什么用。”
项波肉脸上已经开始冒汗了,道:“蒋希东经营了十年,所有中层干部都是他提拔的,我接手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完全消化。只要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将厂里的生产搞上去。”
“没有多少时间了,朱书记已经定了调子,今年必须改制。”
项波好不容易才夺取了绢纺厂的最高领导权,屁股没有坐稳就面临着改制,道:“黄市长,不是我无能,确实是时间太短,目前改制确实还不成熟。”
“此事已经没有办法了,必须改制,你赶紧拿出一个改制方案,报给我。”黄子堤安慰了一句,“你也别像个无头苍蝇,改制也不是天要塌下来,改制也有很多种,你可以好好选择。”
一语惊醒了梦中人,项波擦了一把汗水,又道:“黄市长还有何指示,我赶紧回去思考方案。”
侯卫东当上了副市长以后,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绢纺厂罢工,此时经过长时间拉锯,绢纺厂的改制工作才正式确定了下来。
“在岭西,想做点事情还真是难。”这是侯卫东对绢纺厂改制的总结。他思路很快转到如何改制之上,吩咐晏春平:“请江津和绢纺厂的项波、蒋希东、杨柏、高小军到小会议室开会。”
晏春平了解绢纺厂的事情,迟疑地问道:“侯市长,要请项波吗?他来,只怕要坏事。”
侯卫东道:“项波是厂长,为什么不能通知他?我们做事要堂堂正正,用正道去打败歪门邪道,这一点,要向洪书记学习。”
晏春平一边去出通知,一边想道:“洪昂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现在不还是政法委书记。”
得知省委书记钱国亮对绢纺厂问题进行了批示,又听了侯卫东关于绢纺厂改制的几点要求,易中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骂道:“他妈的,侯卫东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敢挡老子的财路。”
项波对易中岭的说法不以为然,心道:“若是用官军与强盗来比喻,侯卫东是官军,易中岭是强盗,官军防范强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最应该的想法是如何躲过官军,而不是将官军杀死。”
易中岭见项波在走神,道:“项厂长,当年我在益杨土产公司,是胜利大逃亡,现在就看你的掌控能力。”
项波道:“我确实掌握不了当前的改制,侯卫东这个屁眼虫成立了改制领导小组,我、高小军、丘少中、赵大雷、杨柏、蒋希东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侯卫东再三强调,改制工作是大事,必须采取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任何方案都必须我和蒋希东一起签字。”
他当上了厂长,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厂里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还逐步恶化。几个月的时间就如一个世纪那样漫长,他经常有放弃的想法,可是想起预期的收益,又强打精神,继续这个苦差事。
易中岭也在权衡:“如今省委书记已经关注到绢纺厂,此事难度太大了。”口里却很是强硬,道:“现在是厂长负责制,蒋希东来签字,这是乱来,破坏规矩。”又道,“我们投入了这么多,现在没有收益就要撤退,项厂长,这损失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