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用阳谋,少用阴谋 不是人管人而是制度管人(第7/9页)
虽然小金说得有道理,可是侯卫东听到此话还是不舒服,道:“你只是写初稿,后面还要由周主任、秘书长把关。有了那几份现成材料,三天时间,差不多了。”他暗道:“三天拿不出来,让周彪换人。”
下楼之际,郭兰对小金道:“这个议事规程是市委办的一件大事,周书记、黄书记、秘书长都很关注,你才到机关,有这个机会太不容易了,一定要抓住。”她心软,见小金没有把委办副主任当回事,便出言提醒。
小金考到了政法大学,成绩还算优秀,心气很足,加上舅舅又是沙州老常委、老组织部长张家瑞,他在心里还真没有把研究室副主任周彪、委办副主任侯卫东当成大领导,说话办事就以平辈论交,用朋友间的方式处事。
周彪对小金性格了如指掌,早有不满,可是顾忌着张家瑞,一直没有发作。这次他专门让小金到侯卫东手里来碰撞点火花,借机给小金一些教训。
小金浑然不知人心之险恶,对郭兰道:“这也不算什么机会,我们两人把底稿写出来,侯卫东拿出去整合,功劳是他的,苦劳是我们两人的。人与人差不多,让我给周书记当秘书,一样能行。”
郭兰见小金确实还保持着学生时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劲头,道:“小金,这些话在机关不能随便说的,你以后慢慢体会。这件事情一定要抓紧,切莫大意。”
小金对这位文静漂亮的组织部美女很有好感,也知她这样说是一番好意,道:“谢谢关心,郭姐姐。”他眼珠一转,道,“郭姐姐晚上有空没有?我请你吃晚饭,顺便讨论一下手中的工作。”
郭兰笑道:“算了,改天再说,我今晚有事情。”
侯卫东将任务布置下去以后,他也没有闲着,从直觉来说,他不太相信过于聪明自信的小金,晚上回家,等小佳休息以后,他就来到书房,首先考虑的是“议事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岭西省委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沙州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一条主要是借省委的牌子,提高市委的权威。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常委会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策。”这一条再次明确了大事必须要由会议决定。
……
这个议事规程,既要能够公开发布不留把柄,又要能够实现周昌全的意图,必须在文字上进行充分设计。
隔了几天,郭兰打来电话,初稿已经完成。
看罢郭兰的初稿,侯卫东还算满意。
“这个稿子很不错,只是在细节上还得推敲,比如说要明确市委书记的发言顺序。”侯卫东在稿子上加了一条:市委书记对每个议题的讨论原则上最后一个发言,科学集中讨论意见,提出决策方案和意见,提请会议表决。还有,常委会议的提起方式也应该明确,这必须由市委书记提起,班长的作用其实是具体明确的,这要在文件中表达出来。
郭兰心道:“以前只觉得侯卫东是实干派,没有看出他的理论功底也很深厚,指出的几个地方都是要害处。”
郭兰与侯卫东经过商量,将市委常委会议事规程的“议事范围”和“议事程序”初稿完成。
看过初稿,侯卫东感觉很不错,他在五会议室给小金打了电话:“小金,初稿出来没有?”
小金正拿着一本小说,看得很投入,被侯卫东的电话打断,有些心不在焉:“侯主任,稿子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还需要再打磨,晚点交稿,行不行?”
侯卫东不愿意久拖,道:“秘书长催得很紧,不要误事。”
放下电话,小金不满地自言自语道:“这是市委常委会的规程,又不是小学生写作文,应该要搞调研,还要开座谈会分析,哪里说完成就完成。”发了牢骚,他还是拿起了抽屉里的稿件,匆匆翻看了起来。自从接受任务以来,他断断续续地写了一部分,他在大学学的是法律本科,党务工作对于他是全新的课题,因此,他基本上按照手里的资料依葫芦画瓢。
看了一会儿材料,他只觉乏味异常,心里惦记着刚才的小说。
侯卫东挂了电话,对身旁的郭兰道:“等小金的文章,还不如我们自己来写,说不定还要快一些。”
郭兰听其口气不太高兴,道:“小金年轻,才从大学毕业,社会角色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还需要给他一些时间。”
“小金只比我们晚五年毕业,我们毕业的时候,一切都靠自己摸索,做对了,未必能得到表扬,做错了,就得承担责任,又有谁给我们时间和机会?走哪一条道路,如何走自己的路,最终还得靠自己,如果不理解这一点,他迟早要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