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手握“撒手锏”(第4/8页)
能看清楚的只有吴雪丽。吴雪丽不止一次提醒姜华仁,让他警惕,让他谨慎,还以书面方式向董事会提交过预警报告和防范方案,结果换来的不是姜华仁的醒悟,而是对她的厌恶与抛弃!
这是温启刚一直以来的第一个疑问。温启刚一直没搞懂的第二个问题是:华仁何以能做大?他认真研究过华仁的过去,尤其是两次资本扩张和一次战略转型,很成功、很经典。他不相信这是姜华仁的智慧,可又找不出能给姜华仁做决策的人。现在他知道了,吴雪丽!
尽管温启刚对吴雪丽充满了种种好奇,好感也是一天胜过一天,但他还是低估了吴雪丽的能耐。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又有过两次专门进修经历的吴雪丽,不只是具有财务方面的能力,在战略管理与战略投资方面,更是有着惊人的预见性与判断力。特别让温启刚兴奋的是,吴雪丽对政策的敏感,以及对政策的解读和应变能力超乎常人。华仁两次资本扩张,都是抓住了政策空隙,充分利用了政策,而且全是吴雪丽提议的。当时姜华仁跟吴雪丽正热火,吴雪丽说什么他都听,这既成就了他,也成就了吴雪丽。
都说红颜是祸水,这个红颜绝不是祸水,是宝。可惜姜华仁被林若真一连串的动作迷惑,把宝扔在了一边,华仁的败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人,温启刚要定了!等眼下这场风波一过去,哪怕是十顾茅庐,温启刚也要把吴雪丽请到。
见姜华仁的过程相对麻烦。看完吴雪丽给的账本和报告,温启刚动摇了,到底要不要再见这个人呢?温启刚见姜华仁,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在采取措施前给姜华仁一个机会。如果姜华仁能幡然悔悟,放下手中的恶,温启刚或许会改变计划,华仁或许还有自救的机会。但现在温启刚怀疑,姜华仁能听进他的忠告吗?或者说,能理解他的善意吗?
矛盾来矛盾去,温启刚还是决定给姜华仁一个机会,他真是不想看到一家企业因他而轰然倒下。温启刚是想通了,谁知姜华仁却摆起谱来了。温启刚通过好几个关系约见姜华仁,姜华仁非但不见,反而放出一大堆嘲笑的话来。
“见他?他算老几,是不是好力奇混不下去了,想找我讨口饭吃?他不是很狂吗,不是自诩商业奇人吗?这个奇人现在是断了胳膊还是少了腿,需要我姜华仁扶了?”
温启刚哭笑不得。
“算了,这种人,见他何用,这不是自找羞辱吗?”曹彬彬劝他。
“我看还是不见了吧,你的心思我能理解,可商业社会,真的不需要同情,大家还是拿出真本事来拼吧。”这边行业协会的会长说。温启刚托这位会长,会长又托市里的两位要员,最终姜华仁还是用嘲笑拒绝了他。
温启刚决定打道回府,不能再这样无谓地把时间消耗掉,公司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呢。尤其是他来的时候,黄永庆递交了辞呈,他好说歹说才把黄永庆挽留住。温启刚自然懂得,公司董事会上,不是他靠一张嘴巴更不是他打出了唐落落移情那张牌,将唐落落逼进了死角,才赢得了董事们的信任。是黄永庆,黄永庆这次是真帮了他,董事会的工作是他一个挨一个轮流去做的。还有高静。尽管高静跟他吵了架,看似是对他失望透顶,但温启刚知道,那段日子,高静跟黄永庆一样,也在努力做董事们的工作。他得回去,得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信任不能透支,更不能成为空头支票。
就在温启刚准备收拾行李出门时,高高突然疯疯癫癫地进来了,打扮得有点古怪,手里拿把车钥匙,进门就说:“跟我走,快!”见温启刚愣神,高高一把拉过他:“快点,晚了就来不及了。”
“去哪儿啊,莫名其妙。”温启刚差点打开高高的手。
“你不是要见他吗?我找到他了,跟沈新宇在一起,快走!”
温启刚心里一震,要见姜华仁的事,他没跟高高提,也不让曹彬彬提。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他觉得高高根本不像之前他想的那样,复杂着呢,不只有个性,更有许多超前而又古怪的思想。温启刚已经搞清,所谓孟子非跟高高瞎搅在一起,完全是误传,是曹彬彬谎报军情。孟子非是对高高垂涎三尺,不止一次地约她喝茶吃饭,有一次还对高高动了手脚,硬把高高摁倒在沙发上,不过让高高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这是高高跟他坦承的。高高对孟子非有这样一句评价:一个看似聪明、实则脑子里全是下三烂想法的人。“亏你还对他这么信任,这么好。”高高在那天的述说中埋怨了温启刚。温启刚没反驳,他之所以关心高高跟孟子非的关系,一是觉得离谱,怎么可能呢?二来呢,也不想让高高跟孟子非那样的人瞎耽误时间。想嫁人,就找个靠谱的,甭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男人身上瞎熬青春,青春是熬不起的。高高说,她压根就没想过要嫁谁,更别说孟子非了,跟他是另一码事。温启刚再细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跟孟子非在一起。高高死活不肯再说,只跟温启刚解释,他们的认识很是偶然,朋友的一个饭局,高高去了,孟子非也去了。一听孟子非是好力奇这边的,高高多了兴趣,跟孟子非多说了几句,还替他喝了几杯酒,结果就让孟子非误解了,要了她的电话,然后没完没了地打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