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人真心剿匪,有人假意销烟(第18/26页)
艾伦·西伯来道:“让我们立刻离开洪江!”
华生惊讶:“为什么要让我们离开洪江?我们刚刚才运了一批鸦片过来,除了张祖仁拿走一部分,王顺喜不要鸦片了,我们的货还压在手里啊。”
艾伦·西伯来道:“现在保命比鸦片重要!”
华生道:“会不会是胡大人和王大人耍什么花样?要吞了我们的货物?”
艾伦·西伯来摇了摇头,肯定地道:“我能看得出,他们是认真的。”
※※※※※※※※※
洪江有十七家烟馆,其中张祖仁是最大的老板,经营着八家烟馆,差不多占了整个洪江烟馆的一半。排在第二的是一个姓严的老板,有三家烟馆,还有一个姓钟的老板拥有两间,另外四家烟馆,分属于四个老板。
除了这十七家烟馆,还有六家鸦片烟膏销售店。这六家店,其中有两家属于王顺喜。王顺喜因为意外变故,无心经营鸦片生意,已经将这两家店盘给了别人,分别由七家商人合股买下了这两间店。另外四间店,张祖仁一家,还有三家,共有十一个股东。
胡不来的第一波行动,查封了这十七家烟馆和六家店。
除此之外,洪江城还有三个重要的鸦片集散点,一个是西先生租的那幢房子。那幢房子在米厂街。其他商户,通常都是家店合一,门口都挂了牌子。西先生租的这幢房子,也是窨子屋,只不过是三进二层。因为不做生意,只是居住和当仓库,房子倒是很富余。在这幢房子里,西先生堆放了大量的茶叶和鸦片。
另外两个集散点,一个是王顺喜的家,另一个,自然是张祖仁的产业。
张祖仁毕竟是洪江首富,家大业大,仅仅是房子,就有十几幢。早在他父亲张洪昌时代,张家就已经有了四幢房子。后来,张祖仁又发展壮大了张家产业。洪江的鸦片主要由西先生的马帮贩运而来。马帮来往于云南和湖南之间,走一趟就需要几个月,路上如果出点什么事,时间还会更长。因此,张祖仁必须有足够的储备,才能让烟馆不至于歇业,因而他家里屯集了大量鸦片。
王顺喜自己不开烟馆,只是从西先生手里拿到鸦片,卖给其他人。在鸦片没有卖出之前,他也需要屯集,所以,他也辟有仓库。
这三处地方,胡不来查了两处。张祖仁所有的产业,全部被查封,其家人被汛兵赶出了门,至于他们住在什么地方,胡不来根本不过问。王顺喜家虽然也被查了,可是,一连查了三处住所,均未发现鸦片。
至于西先生的住处,胡不来自然不会去查。
西先生见洪江城大举禁烟,知道自己再待下去,肯定会麻烦,匆忙领着人押着鸦片离开,至于茶叶,不属于违禁品,暂时还放在房子里。胡不来早已经料到这一点,他在出口安排了人,等西先生的队伍离城时,守城民丁将其拦下来一看,上面全是鸦片。守城民丁告诉西先生,鸦片必须留下,人可以走。
西先生手里毕竟有枪,最初,一度和守城民丁对峙。他原考虑,如果守城民丁怕死,放了自己,就将这些鸦片拉走,然后找别的地方卖掉。后来见这些守城民丁并不惧怕,而他自己倒是明白一点,一旦开枪,自己毕竟只有这二十条枪,弹药有限,要想逃出中国,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终,西先生不得不放弃了这三百多箱鸦片,净身而退。
禁烟行动,声势太大,叫好的自然有,心惊胆战的自然也不少,也有些人在观望。
王顺喜家是由章益才带队执行的。也是考虑到王顺清和王顺喜是兄弟,如果王顺清或者汛把总署出面,可能让外人觉得是做样子。所以,胡不来将这件任务交给了章益才。章益才原以为可以大捞一笔,没料到,一来,王顺喜确实下了决心,不再做鸦片生意,只是在清理存货;二来,他事前已经得到消息,赶天赶地,将家里所有的货全部处理了。所以,章益才扑了个空。
虽说没有搜出东西,张文秀还是吓坏了。巡检司的人一走,她立即跑去见丈夫。
王顺喜整天只待在房间里,不再出门,家里店里,大事小事,他都不问,只是看书。见了他,张文秀惊慌失措,道:“顺喜,大事不好了。”
王顺喜不慌不忙地抬起头,平静地问:“禁烟的事吧?”
张文秀大惊:“你早就知道?”
王顺喜已经有些透悟的感觉了,他觉得,所有一切,都是一个命。比如说,父亲似乎早就料到,会有禁烟的这一天,如果硬来阻拦儿子,肯定不行。老人家不仅用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用儿子的两条腿来警醒儿子,这是大智慧,也是大无畏。王顺喜想明白这一点,确实惊呆了,也彻底醒悟了。因此他沿着父亲的思路去想,很快就意识到,鸦片这种东西,确实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