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第7/37页)

让马家没有想到的是,刘家看不上马家,根本不想和马家联姻。后来有消息传来,说马家上门提亲时,刘家其实并没有定亲,事后才将关系定下来。马家还没有想好怎么出这口恶气,又极其偶然地发现穿心腿竟然重现江湖。

毕竟知道这个腿法的厉害,马家丝毫不敢大意。三兄弟闭门不出,一方面小心给马智琛治疗,另一方面,商量对策。

马占坡说:“我们私下里寻访多年,没想到,仇人竟然是余家。”

马占林说:“我记得爹临死的时候说,仇人姓瞿啊,怎么竟是余家?”

“二哥你真糊涂。”马占坡说:“那个人姓瞿,只是他自己说的。他既然是去找爹寻仇的,又怎么可能报出真正的名姓,瞿仁杰一定是个假名。”

“这么一说,倒也像。”马占林想了想,说,“除了名字这一点外,其他三条,都对上了。”

他所说的其他三条,第一,杀父仇人自称是湖南商人,家里做茶叶生意,有马帮,常走西北。第二,仇家的生意与茶有关,余家,就是洪江最大的茶商。第三,穿心腿法。

马占山略想了想,说:“这事不太像。”

两位弟弟连忙问:“怎么不像?”

马占山说:“爹被杀的事,是四十年前发生的。当时,那个瞿仁杰,是三十来岁的年纪,这样算来,此人现在应该是七十岁左右。如果说,这件事和余家有关,那个什么瞿仁杰,应该就是余兴龙。可余兴龙已经八十多岁,据说,他也没什么武功。”

“对啊。”马占坡说:“四十年前,余兴龙应该有四十三四岁了。爹明明说,那个瞿仁杰只有三十多岁。”

余兴龙是余家长房,但不是长子而是满子,下面再没有弟弟,也就是说,瞿仁杰是余兴龙这一脉的可能性很小。

马占林说:“不是余兴龙,难道不会是余家其他人?整个余家,在洪江有不少人。余兴龙这一辈,兄弟和堂兄弟有十几个,难道就不会是他们之中的哪一个?”

马占山说:“这件事,终究是要查清楚的。”

两个弟弟同时问:“怎么查?”

马占山说:“我们白马镖局,只有雷豹的武功最好,而且,他来白马镖局的时间不长,让他暗中找余家后人试一试,看余氏族人中,是不是还有别人也会穿心腿法。如果是,杀父仇人在余家,就可以确定了。”

※※※※※※※※※

就在王子祥出殡的第二天,古立德发起了第二次剿匪行动。

古立德之所以急着发起这次剿匪行动,有两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虽然湘黔桂三省,土匪很多,可地方官一直瞒着,不敢上报。皇帝高高在上,哪里知道这些偏僻之所的事?还以为天下太平。这个古立德,长期在京城当官,实在不了解这些地方官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第一次下来,遇到土匪,心里想着的,只有皇上的规矩。虽然不得不拐了个弯,也还是上报了。

皇上看到下面报上来的折子,没想到在大清的天下还有土匪,龙颜大怒,当即御批,务必尽快剿灭。皇上不知道实情,下面的大臣还是清楚的,他们知道盗匪四起,要想剿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里都怨古立德多事。湖南巡抚裕泰,任期快满了,正在谋求高升,恨古立德这个折子坏了自己的好事,便将乌孙贾叫过去,痛骂了一通。

裕泰扔下了狠话,如果因为这些事影响了自己的高升,他要杀了乌孙贾,然后煮了他。

乌孙贾将古立德恨得要死,从长沙回来,立即将古立德叫到宝庆,自然是痛骂一通,然后责令他尽快剿匪。

第二大原因,古立德也不完全是书呆子,他很清楚,靠这点民团剿匪,那是胡扯。他之所以敢剿匪,关键还在于他手里有洋枪队。洋枪实在是太厉害了,枪声一响,隔着几十丈,非死即伤。土匪一见这阵式,魂都吓没了,哪里还敢反抗?只能撒着丫子跑。两军对垒,凭的是士气,其中一方大逃,士气没了,仗也就没法打了。

但是,洋枪队毕竟不是常设部队,而是洋兵。西先生的洋枪队,到了洪江之后,多则住上一个来月,少则住上一二十天,备齐了货物,便又要返回云南。

为了让洋枪队参与剿匪,古立德已经动用各种办法,将西先生多留了十天。他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西先生一走,剿匪大军,就会少了一支最为强大而且也最为神秘的力量。

作为总指挥,古立德制定了一个四面合围计划。他很清楚,另外两个县的民团根本靠不住,所以,他的计划,只让这两个县的民团各负责一面,这两面还都是背面,一面朝北,一面朝西,均是奇险。古立德只要求他们围而不攻,守住阵地,就万事大吉。黔阳县的民团,分成了两队,包围东面和南面,并且担任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