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被动不如主动(第3/4页)
难道按照夏想所说,以后一切以经济作为升职的标准,岂不是成了全民皆商?连省委书记、省长也得屈服于投资,官本位思想岂非受到严重的冲击?
宋朝度可以理解,但一时也无法接受。
“到了信息处工作以后,你的理论知识进步不少,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刚才的一番话,已经有了放眼国内的高度了,呵呵。”宋朝度呵呵一笑,又说,“叶书记和范省长的态度不明,但相比之下,叶书记还是趋于保守,范省长似乎有向前小迈一步的决心。那你说说看,小夏,何副总理视察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夏想就谦虚地笑:“您几乎已经将答案告诉我了,我再说不出来,也太没有政治头脑了。根据省里的目前的状况,叶书记虽然保守,但也没有明确反对何副总理的底气,而范省长既然支持,最终还是一个妥协结果,就是燕省会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但不是全省范围,而是先找试点城市。”
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亲耳听到夏想一语道出省里的决定,宋朝度还是微微惊讶,说道:“不错,你的眼光很准确,基本上最后就是一个妥协的局面。关键是,试点城市不好找,而且省里牵头负责试点城市的常委,也不好指定……钱秘书长虽然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但他不是政府班子的人,最后牵头的负责人还得从政府班子里出,不是我,就是马省长……”
夏想明白了,宋朝度忧心忡忡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不愿意当牵头的负责人,但综合比较下来,由他牵头的可能性又最大!
在宋朝度看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许他即将崛起的态势会被试点城市所累,最终连累了政治前途。不过在夏想看来,却是一件值得一试并且大有可为的好事。
“不瞒您说,我已经替省里找好了试点城市,差不多说服两个城市的主要党政负责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主动向省里提出申请。”夏想笑眯眯地看了宋朝度一眼,没卖关子,直接说了出来,“一个是宝市,一个是单城市。”
宋朝度大为动容,手一抖,一条上钩的鱼又脱了钩,他干脆放下鱼杆:“小夏,你就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么有信心,就认定一定有前景?你要明白,万一试点不成功,两个城市的主要负责人,也许会成为政治牺牲品!”
宋朝度当然知道宝市的市委书记是谁,单城市的单士奇和王肖敏他也知道,但不清楚他们和夏想之间的关系到底多深。听夏想一说,能够劝动他们主动申请成为试点城市,也能猜夏想深得他们的信任。
“在何副总理主导下,有相关国家政策的支持,有省里的政策倾斜,再加上顺应时代的潮流,怎么会不成功?宋省长,单城市的书记单士奇和我岳父关系不错,也是钱秘书长的人,市长王肖敏和陈书记也有交情,宝市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我岳父之外,还有邱绪峰也在,他们都是我亲近的人,我劝说他们主动出面申请成为试点城市,就是因为我坚信,单城市和宝市如果打破陈规,必定可以大有作为。试点城市不但可以大获成功,而且还可以成为政治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一次跃进。”
夏想之所以说得斩钉截铁,就是想成功打动宋朝度,让他主动承担起省里的牵头人的重任,一旦成功,他也可以借此机会获得政治上的加分。
机不可失。
宋朝度见多了夏想在商业上的成功先例,但他始终不能放开的是,他总觉得不可能在以后政治会迁就经济,一切经济先行,难道是有钱人的天下?当然他也不是完全忽视经济的力量,政绩也是要靠经济说话,只是在夏想描述的蓝图之中,经济甚至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夏想确实不是危言耸听,在后世,在越来越强调政绩和GDP的时代,别说县委书记,甚至市委书记见到外商,也会陪着小心说话,还出现过不少市长被假外商骗了一把的糗事,也间接地说明,金钱的魔力确实巨大,已经影响到了许多官员的政治判断力。
被动不如主动,夏想也清楚,按照省里的局势分析,马万正身为常务副省长,肯定不会牵头两个试点城市。其他副省长之中,就只有宋朝度是常委,如果让一名普通的副省长牵头,又显得省里重视不够,很明显,宋朝度就成了唯一的最合适的人选。
如果宋朝度主动提出,就会让他在叶石生和范睿恒面前增加不少印象分,毫无疑问,也会传到何副总理的耳中。等着试点城市取得了成效之后,何副总理肯定会对宋朝度的勇于进取的精神高看一眼,对宋朝度的仕途也大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