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较量(第2/3页)
夏想慢慢地品出了一些味道,王鹏飞说是难做,但原先一说打牌也没有推辞一二,而是直接就跟自己来到了森林居,可见在大是大非上,他也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他所不满的是,恐怕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向他透露一点风声,而让他感到被动,无法回答徐德泉的置疑。
夏想之所以没有向王鹏飞事先和事后说明,一是觉得和王鹏飞还不算不太熟,他一直看不透王鹏飞的立场,也不想将他连累进来,二是他也认为秦书记或许会向王书记做一下汇报,他就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没想到,因为徐德泉向王鹏飞提出置疑,反而让他对自己心生不满。
心生不满也是好事,证明王书记还是在意自己,有点责怪自己不对他交心。夏想就站了起来,倒满满满一杯酒:“是我疏忽了,应该事先向王书记汇报一下。还是我考虑问题不周,以为王书记会主动回避这个问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认为厉潮生事件和太多人有关系,怕传了出去对您不利,所以就自作主张没有汇报一下。我想秦书记没有向您透个口风,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不管怎么样,都是我有错在先,我自罚一杯。”
说完,夏想一饮而尽,也不坐下,一脸谦逊地笑,看着王鹏飞。
王鹏飞板着脸,坚持了小半会儿,见夏想保持着脸上的笑容也挺累的,还是笑了,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行了,坐下说话。我和德泉私交是不错,但你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牌友。虽然刚才你的解释有点牵强,不能说服我。”
王鹏飞心中强忍笑意,他其实今天真正的目的也不要夏想难堪,而是想套套夏想的真话,看他对自己到底有几分尊敬。
王鹏飞是明白人,他和徐德泉是有些私交,但绝不会好到因私废公的地步,再说就算真是至交好友,在厉潮生被纪委控制起来,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冒着政治风险开口说话。他本来十分看好夏想,一来和他挺对脾气,打牌也打得对路,二来夏想也算是前途远大,官场中人,就是捧高不捧低。夏想有前途,他现在和他关系还不错,等他升到高位之后,肯定记得自己的好,到时自己要是退下来,也有一份人情在,万一有事情要夏想帮忙,他还能不出力去办?
为官之人,都要目光长远一些,尤其是对年轻有为的后进,要多扶植一些,其实也是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夏想为了厉潮生的事情,竟然被抓了进来,差点毁了前途不说,还惹恼了高成松。在燕省为官,被省委书记记恨的话,还有什么前途可言?王鹏飞就对夏想有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年轻呀,还是太年轻,须知冲动会毁了一生的前途,不可不谨慎对待。他也不想夏想因此丢掉了前途,所以今天就有意敲打他几句。
不过让他感到惊奇的是,似乎夏想被抓和沈复明被突然带走之间,有某种隐蔽的关联,难道是夏想被关是明,沈复明被抓是暗,一明一暗,乘机演了一出好戏给高成松看?那么那个躲在幕后之人,到底是谁?
王鹏飞越想越觉得其中大有玄机,背后的较量,永远比表面上发生的事情,要精彩无数倍。如果真是夏想点火,有人在背后放了一个大炮的话,岂非证明,京城中已经有人想要动一动高成松?
任何有政治敏感度的人都会紧盯着省委书记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象王鹏飞这个级别的官员,省委书记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仕途。王鹏飞和高成松的关系不好不坏,基本是属于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可以说,高成松是不是下台,对他影响不大。
但他也非常关心高成松的去留,因为下一任省委书记是谁,也关系到每一个厅级以上干部的切身利益。王鹏飞对厉潮生事件到底能造成多大的破坏力,也非常好奇,而且他也相信,夏想肯定知道躲在背后出手一击的人是谁,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以后燕省的关键人物。
王鹏飞就想今天探探夏想的口风。
夏想并不知道王鹏飞更深的想法,只当他是怪罪自己没有事先向他透露一点风声,哪怕只是一点暗示也好。但夏想自有他的考虑,虽然和王鹏飞关系还算不错,也不能完全迁就他的意志。所以听了王鹏飞的话,也就顺从地坐了下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怕您批评我,王书记,这事我就向秦书记汇报过之后,对谁也没有多说,陈市长不知道,连曹伯伯也不太清楚来龙去脉。”
王鹏飞盯了夏想一会儿,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解释清楚,就呵呵一笑:“好了,好了,事情过去,不提了,我也没怪你,就是觉得你太鲁莽了,别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能不管则不管,实在是挡了你的路了,可以暗中出手,但也要留有余地。官场之上,谁都有门路,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不能公开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