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6页)

他全力飞奔所向之处,是一棵设有娱乐空间的大树。说穿了就是游戏区,不过这里当然完全找不到像市面上卖的那些RPG类作品或是战争游戏,摆的不是问答或益智游戏之类的智育类游戏,就是健全的运动游戏,但各个游戏区仍然围满了学生,还不时传出欢呼声。

他们都是从自己教室的座位上或是学生餐厅里进行完全沉潜,现实世界中的身体在沉潜过程中都无人看管,但对沉潜中的人恶作剧是明显违反规范的行为,除了春雪以外并没有人会担心这点。还记得大概是在刚进学校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吧,当时春雪从教室沉潜到局域网络内,一回来才发现制服的裤子已经被脱下来了。

春雪将现实世界中的肉体藏进厕所,就连在虚拟空间里也都躲着人们的目光,沿着刻在树干上的楼梯往上跑。楼层越往上,设置的游戏就越没有人去玩。

一路经过棒球、篮球、高尔夫球、网球区,连桌球的楼层也视若无睹,最后来到了「虚拟壁球游戏」区。

这里连一个学生都没有。游戏不受欢迎的理由非常明显,因为这是一种极为孤独的运动。所谓的壁球尽管乍看之下和网球有点相像,都是用球拍击球,但球却是打向一个上下左右与正面都由墙壁围绕的空间,玩家只需自己默默地将弹回来的球打回去即可。

本来春雪喜欢的游戏类型,是拿着冲锋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FPS(注:FPS为First Person Shooter的简称,又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玩家可透过显示设备仿真主角的视点,身历其境感受游戏场景,并进行射击、运动、对话等活动),就算跟最盛行这类游戏的美国玩家相比,他的技术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游戏类别在日本当然也很受欢迎,但校园网络里当然不可能准备这样的游戏,而且——就读国小时,有一次他只拿着一把手枪就宰了全班男生,隔天就被整得非常惨,让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从那之后春雪就对自己发誓,无论玩任何种类游戏,他再也不跟学校里的人一起玩了。

春雪走到空荡荡的场地最右端,一只手放到操作面板前。他的学号立即被输入进去,读取出先前所储存的游戏等级与最高分记录。

他从第一学期期中左右就开始用这款游戏来消磨每天的午休时间,结果分数越飙越高,高得让人看不下去。虽然他早已玩腻,但除了这里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春雪以前端长着黑蹄的粉红色右手,牢牢握住从面板上浮出的球拍。

显示出「游戏开始」的字样后,接着就有一颗球凭空掉了下来。春雪猛力挥动球拍击球,发泄今天一整天无处可发的郁闷。

只留下一瞬间的闪光,彷佛化为一道雷射的球体就笔直向前飞,分别在地板跟正面墙上反弹过后才飞了回来。春雪靠着几乎已经超越视觉的反射神经掌握住球的动向,遵循大脑自动导出的最佳解读,身体往左挪出一步,同时以反手拍回球。

现实世界中的春雪当然做不出这种动作,但这里可就不同。这里是可以摆脱一切现实世界束缚的电子世界,一切行动只需藉由在大脑与神经连结装置之间往返的量子讯号。

打出去的球立刻失去实体,化为一段在球场中闪过的模糊轨迹。叩叩作响的音效听起来就像机关枪的枪声,短短一秒内就反复了许多次。尽管如此,春雪仍然让这副小猪躯体往四面八方跳跃接球,球拍更是往全方位挥得虎虎生风。

可恶——我才不需要什么现实世界!

尽管面临极限的游戏速度,却还是甩不开杂念,充满怨恨的叫声回荡于脑海中。

为什么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弄出教室或学校这种无聊的东西?人类已经可以只活在虚拟世界中,而且已经有数不清的成年人也纷纷这么做。过去甚至有人进行了实验,将人的意识原原本本地转换成量子数据,企图建构出一个货真价实的异世界。

但社会却以要让小孩学习集体生活或培养情操这些蠢得可以的理由,将他们一起丢进现实的牢笼中。荒谷他们当然无所谓,毕竟他们来上学不但可以借机发泄压力,又能节省零用钱,可是我——往后我该怎么办才对?

叮咚两声响起,题示于视野角落的游戏等级往上升了一级。

球体猛然加速,反弹的角度也变得不规则,划着出入预料之外的轨道朝春雪飞来。

春雪的反应渐渐跟不上了。

该死,我要加速——我还要更快!

不管是虚拟或现实世界,都能以速度冲破一切的阻碍;他需要能冲到无入场所的——

极速!

手上的球拍呼的一声挥空,化为光线的球体掠过春雪的脸颊,飞到他身后消失无踪。一声令人丧气又滑稽的音效响起,显示游戏结束的字样掉了下来,在球场上弹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