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怅触梦痕愁不寐可堪尘路复多歧(第16/16页)
那么回到他从来没有到过的家乡去吧,他可又不愿意。生身之父是生是死都未知道:“我贸贸然跑回家乡认亲,除了给人耻笑之外,那还有什么意思?”
什么地方似乎都不适宜他去,他只有茫然不知所之的信步而行了。
大地苍茫,风雨来了!
狂风刮面如刀,大雨打在他的身上竟然有点火辣辣的作痛。是他初愈的身体禁不起暴风雨呢,还是他的心头隐痛在发作呢?
在暴风雨中他有几分“痛快”之感,好像风雨能够冲刷他心中的郁闷。但在这样毫无遮蔽的草原上遭受风吹雨打,纵即是武功极好的人也是不好受的。
也不知是白天还是黑夜,草原上已是一片沉暗了。他也不知不觉地跑到一座山边。山上有树木,在山上避雨,总比在草原过这一晚好些。
这座山不算峻峭,但在大雨下却甚难行。不过这也难不了杨炎,他施展绝顶轻功,冲风冒雨的就跑上山去。
正当他想找一处树木茂密之处躲避风雨的时候,忽然发现山头若隐若现的有点火光。
走近去看,原来那是一座破破烂烂的山神庙,虽然破烂,却还可以聊避风雨。
庙中有两个人烤火,他们正在谈话。由于雨声很大,他们的声音也特别提高。杨炎本来无意偷听他们的谈话,但听了开头一句,他却好似着了定身法的呆住了。
从后墙的窟窿看进去,一个是年约三十来岁的汉子,一个则是年约二十七八岁的少年。
年纪较大的那个汉子叹道:“世杰师弟恐怕早已遇难了,却累咱们受苦!哼,咱们也找了将近一年了,这苦不知还要受到几时!”
“原来他们是齐世杰的师兄,大概是世杰的母亲久不见儿子回家,又派遣徒弟出来找寻他的。我要不要告诉他们有关世杰的消息呢?”杨炎心想。
年纪较小的那少年说道:“宋师兄,咱们虽然受苦,但师姑找不着侄儿,又失了亲生的儿子,心里一定比咱们更为难受。你当然知道她的脾气,要是咱们得不到一点讯息就回家去,非给她重重责骂不可!但我倒不是怕给她责骂,而是有点可怜她这个孤独的老婆婆。”听到这里,杨炎方始知道这两个人是他父亲的徒弟,并非姑母门人。正是:
夜雨空山流浪客,山神庙里遇乡亲。
上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