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远涉穷边逢侠女横穿瀚海觅孤儿(第12/16页)

出他意料的是,齐世杰所受的伤并没他想像那样严重,此时功力早已恢复了六七分了。

毕竟是名家弟子,身手不凡,猝然遇袭,虽惊不乱,齐世杰顺着倒退之势,脚跟一个盘旋,立即双掌齐发,强力发击。

“蓬”的一声,齐世杰双掌拍着袈裟,不由自已的再退三步。红衣僧也不禁身形一晃。

齐世杰的功力虽然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但在双方硬拼一招之后,这红衣番僧倒是又定下心神了。要知他们二人本是各有所长,若在平时,齐世杰大致可以和这番僧旗鼓相当,打成平手的。如今功力减了三成,所逊却是不止一筹了。

红衣番僧察觉了这一点,已是智珠在握,胜券稳操。此时他倒不忙于下杀手了,心念一动,暗自想道:“难得这小子送上门来,我何不利用他给我探一探险。”

“好小子,没有那丫头帮你的忙,你是逃不出佛爷掌心的了。且叫你尝一尝佛爷掌心雷的滋味吧!”手捏“印诀”,一掌拍出,果然隐隐挟有风雷之声。这是西藏密宗的“大手印功夫”,俗称“掌心雷”,掌力的刚猛,足可与少林派的“大力金刚手”分庭抗礼,而在杨家的“金刚六阳手”之上。

掌力有如排山倒海而来,一个浪头高过一个浪头。红衣番僧接连打出三个“掌心雷”,齐世杰第一次退了三步,第二次退出七步开外,尚未能稳住身形,第三次竟然给他的掌力抛了起来,撞向墙壁。

红衣番僧哈哈一笑,喝道:“小子,进去吧!”口中说道,动作快到极点,第三个“掌心雷”打出,立即扳着供桌上的白玉香炉,转了一圈。

他这边香炉转了一圈,正好是齐世杰给逼到墙的时候,只听得轰隆一声,那边的墙壁登时开了一道暗门。

红衣番僧还怕未能逼他进去,又再冲前几步,抖起袈裟,荡起一股劲风!

哪知他不冲上这几步还好,这几步一上,却招致了他意想不到的结果。齐世杰用千斤坠的功夫也稳不住身形,情知不妙,立即咬破舌尖,把气力都运到掌心,喝道:“好歹我与你拼了!”这最后一招,乃是杨家的六阳手的绝招之一,名为“旋乾转坤”,双掌发出不同的力道。

杨家六阳手的力道虽然不及红衣番僧的“掌心雷”,但两股不同的力道,一刚一柔,却是相辅相成,互相牵引,另有一功。倘若红衣番僧不冲上这几步的话,虽也难免给齐世杰的掌力波及,却还不至于受他牵引。这几步一冲,刚好凑上了!

他身不由己扑上前去,齐世杰反手一拉,拉着他的袈裟。红衣番僧来不及施展“金蝉脱壳”,两个人已是同时跌倒,滚入了那道暗门。

刚刚滚入暗门,只听得又是轰隆一声,墙壁合拢,暗门关上了。

里面竟然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洞口距离墙边不到三尺。双方一推一扯,力道都是用到十足,哪里收得住势?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一前一后,摔下去了!

齐世杰半空中一个鹞子翻身,脚先着地,立即滚过一边。他情知气力不济,只能智取,不能力敌,这一滚开,乃是想要藏匿暗处,不露声息,伺机反击的。

哪知刚一着地,一股寒意登时直透心头,饶是他的内功已有相当火候,竟也禁不住机伶伶打了一个冷颤,牙关格格作响。

殊不知他固然难禁奇寒,那红衣番僧也是同样禁受不起,甚至比他还更感觉寒冷。

红衣番僧暗暗叫声“苦也!”心里想道:“原来这下面是个冰窟,这回可真是给这小子累死了。这冰窟少说恐怕也有十来丈高,如何爬得上去?爬得上去,恐怕也未必开得那道暗门。”原来他只知道从外面开暗门的方法,在里面怎样打开,他未曾实地考察过里面的机关,却是不知道了。

“好在这小子不是我的敌手,我慢慢收拾他不迟。”在这样奇寒彻骨的冰窟里,时间稍长,只怕要被冻僵。红衣番僧没别的办法好想,只好先行盘膝静坐,运功御寒。心想:“且待我身体暖和之后,再逼这小子往里面走。不过到了那时,只怕这小子已经冻僵了。”

冰窟里伸手不见五指,齐世杰正自奇怪:怎的不见这番僧追来?忽地隐隐听得似是呼吸的声息。齐世杰登时醒悟:“哦,原来他在运功御寒。如此看来,他的功力也比我高不了多少。对,我也必须先行运功御寒,方能与他决一死战。”

双方都在静坐运功,呼吸可闻,似乎触手可及。不过谁也不敢在寒意未减之前,甘冒冻僵之险,先行发难。

在这样僵持的局面之下,端的是危机系于一线,全看是谁早一刻、多一点恢复功力了。

红衣番僧本来是甚有自信的,他想齐世杰功力早已打了折扣,无论如何,必定是自己能够先胜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