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喜结良缘 佳人侠士变生意外 红烛青霜(第18/24页)

待掌声停息之后,飞天神龙缓缓说道:“翦大先生,请你说一说这个约会的来由,好让在场的各方豪杰知道我并非无因而至!”

翦大先生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我分内所应为,不劳卫老弟嘱咐。”心想:“要是不先说个明白,待会儿徐大侠接他划出的道儿,那是只有挨打的分的,只怕大家更会起哄了。”

顿时鸦雀无声,众人屏息而听。

为了避免引起徐家亲友的干预以至枝节横生,翦大先生说得颇为仔细。

“三年前徐中岳与卫天元约定在嵩山比武,经过他们双方同意,在场的公证人共有三位:少林寺的监寺枯禅上人、崆峒派的掌门一瓢道长和我。

“他们的比武是讲好了分三场以决胜负的。”

他是用公证人的身份说话的,故此把客套的称呼都省略了,对双方都是直呼其名。

说了这段“引子”,他好像回忆当日之事,心中犹有余悸,顿了一顿。

“这三场比武,比的是什么?”心急的已忍不住发问了。

翦大先生继续说道:“第一场比暗器,第二场比掌,第三场比剑。不过他们所订的规矩有点特别,认真说来,不能算是双方面你来我往的比武,而且虽然分为三场,却有可能比了一场就告结果,也有可能再比一次,共比六场,也分不出胜负。”

徐中岳以暗器、剑、掌并称三绝,透骨钉、蹑云剑法、大摔碑手,每一样都足以称雄江湖。众人听了,不觉都是心里想道:“比的都是徐大侠的看家本领,那次比武,徐大侠纵不能胜,恐怕也决不至于落败的了。”但听了翦大先生对“规矩”的解释,大家却又都是感觉莫名其妙。

梅清风道:“何以会有这样古怪的规矩,翦大先生是否可以解释得更加清楚一些?”

翦大先生道:“是这样的,比武分为攻守两方,第一次的三场比试,均由攻方发招,守方不能还手。如果第一场比试,守方就给对方的暗器打死或打至重伤,比试当然就不能继续进行,只能宣告攻方得胜了。

“如果接了第一场,第二场比剑,攻方在公证人从一数到十时,可以连发三招,若然还是刺不死守方,第三场比掌,攻方只能击对方一掌,守方倘若也能避开,那么第一次的比试就告结束。

“但这只是第一次的比武结束,并非胜负已决。

“第二次比武,由原来的守方变为攻方,依照上述规矩,日期地点,可以由他来定。倘若这三场比武,他的对手也都能够应付得了的话,整个比武就宣告以和局终场。

“要是在六场比试之中,双方都曾在某一场受过伤,而所受的伤并非完全消失抵抗能力的话,那就由公证人决定谁人所受的伤较重来决胜负!”

这真是别开生面的比武,是每一场都有性命之危的比武。众人听了,无不骇然!

印新磨冷笑道:“第一次的三场比武,想必是这位飞天神龙卫先生作攻方了?”

翦大先生淡淡说道:“刚刚相反,那次比武,我三个作证人的本来要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先后的,卫天元自愿礼让,由徐中岳先生作攻方!”

翦大先生把事实说了出来,徐家亲友相顾失色,徐中岳的脸色也不由得青里泛红!

楚天舒故意问道:“卫天元自愿礼让,徐大侠也自愿接受吗?”说到“大侠”二字,声音特别提高,任何人都听得出来,他是在嘲笑徐中岳有失大侠的身份。

这次连印新磨也不敢作声了。只有三两个要靠徐中岳混饭吃的徐家门客,躲在大门外远远嚷道:“为武林除害,本来就该心狠手辣,何须讲究什么客气?”

楚天舒笑道:“卫天元是否为害武林,姑且不论,但这几句话倒是说得不错,有便宜可占为什么不占?但只怕徐大侠虽然占了便宜,结果也还是得不到什么便宜吧?翦大先生,请你继续把三场比武的结果告诉我们!”

他这一番说话,显然已是有几分帮飞天神龙的了,徐家亲友当然听得极不顺耳,但在此际,谁也不愿节外生枝,只能对他怒目而视。

更多的人则是像楚天舒一样,抑制不住好奇之心,想要知道第一次那三场比武的结果,于是喧哗又再归于寂静。

翦大先生咳嗽一声,清清喉咙,开始讲述三场比武的经过。

“第一场是暗器,规矩是只许发一次,但不限数量。对方只能动手,不能还手。”

叶忍堂问道:“动手和还手有什么分别?”

翦大先生说道:“还手是攻击性的,动手是防御性的。比如说你可以用手来接暗器,但接了对方的暗器,却不能用来反打对方。你也可以用劈空掌力打落暗器,但不可以冲出规定的距离之外,用掌力伤害对方。”

叶忍堂道:“规定的距离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