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解脱尘丝 仗他幻剑擘开世网 奉我灵旗(第15/16页)

卫天元道:“她已经是局外人了。”

上官飞凤迟疑半晌,道:“这不大公平吧?”

卫天元道:“她是求她心之所安,我是求我心之所安。”

上官飞凤道:“可是我……”

卫天元道:“你也不用烦恼,因为那局残棋已经解开了。”

上官飞凤道:“怎样解开的?”

卫天元道:“雪君帮我解开的,正因为她已经帮我解开了这局棋,所以她就要置身局外了。”说至此处,忽道:“你还记得莫愁湖那副名联吗?”

上官飞凤轻声念道:

名利乃空谈,一场槐梦,试看棋局情形,问谁能识?

古今曾几日,半沼荷花,犹剩郁金香味,慰我莫愁。

卫天元笑道:“就快又是一年了,棋局已经解开,咱们也该回去重赏莫愁湖的荷花啦。”

上官飞凤道:“莫愁湖迟些再去。”

卫天元道:“哦,你想去哪儿?”

上官飞凤道:“去看华山的红叶。华山上也有个要人安慰的‘莫愁’呢。”

卫天元恍然大悟,笑道:“那个莫愁,是只有楚天舒才能安慰她的!”

上官飞凤笑道:“但咱们也不妨去做一个袖手观棋的局外人。”

又是秋天,红叶满山。

有人说秋天是容易令人多愁善感的季节,对齐漱玉来说,似乎也是如此。

得到瑶光散人为她悉心医治,她早已伤愈,恢复如初了。此时她正在“群仙观”前面的林中漫步。

她在怀念远人,“为什么天舒哥还没回来看我?他的伤是不是也好了呢?瑶光散人说过,青鸾姐姐治毒疗伤的本领是不在她之下的,唉,难道……”

原来瑶光给她医好了身上的创伤,却在她的心上抹下一片阴影。“男人十个有九个是靠不住的,尽管他曾和你海誓山盟,但只要他和另一女人相处久了,就难保他不会变心。”这些话是瑶光散人对她说过不知多少遍的。

那么青鸾替楚天舒治病,又和他万里同行,“朝夕相处”又已经半年有多了。他会不会变心呢?当然,所谓“朝夕相处”,也只是齐漱玉的“想当然”罢了。

但又怎能怪她有这样想法呢?小时候,她和卫天元朝夕相处,不也是曾经爱上他么?“日久生情”这句话她是深有体验的。

“不过,天舒不是小孩子,青鸾也不是小姑娘,他们若是当真日久情生,恐怕就不会改变了。但天舒喜欢上我的时候,我和他也都不是小孩子了。”

她漫步林中,胡思乱想,忽然发现瑶光散人在写画,画的正是群仙观。

“啊,瑶光姑姑,你的画原来画得这样好,我还未知道呢。字也写得这样好!”齐漱玉赞道。

瑶光散人道:“别瞎捧我。”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幅画。

她是用“大写意”的笔法写画,淡雾轻烟,楼台隐现,好像飘浮在云海之中。

笔底的烟云,勾起了往事的思念,也勾起了心头的怅惘。

她的画是跟玉虚子学的,那时他们都还未曾出家,玉虚子是一个名满江湖的、倜傥风流的世家公子。

玉虚子画过一幅仿古画的“仙山楼阁图”,画中的楼阁就是以华山的“群仙观”作为他“写意”的实物。而现在她画的“群仙观”则又是模拟玉虚子那幅画的。

画上题的是唐诗人李商隐作的一首诗: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这首诗也是玉虚子当年借来题他那幅仿“仙山楼阁图”的诗。

李商隐这首诗原题为“重过圣女祠”,据说“圣女祠”中的一个女道士本是他的意中人。

唉,他当年在画中写上了李商隐这首诗,想不到竟成“诗谶”!

“旧事尘封休再启,此心如水只东流。”从她做道士那天开始,她已决心把“旧事尘封”了的,但可惜她的“尘根”到底还是未能清净,常会午夜梦回,……直到如今,二十年已经过去,她还是情难自己,把满怀心事寄托于诗画之中。

但她的心事却又怎能对齐漱玉言讲?

齐漱玉见她若有所思,问道:“姑姑,你在想什么?”

瑶光散人道:“没什么,我是在想青鸾。”反问齐漱玉:“你呢?你是不是有心事要和我说?”

齐漱玉道:“我也没什么。不过,你提起青鸾姐姐,我倒想起来了,她给天舒哥医病,不知已经医好他没有?”

瑶光散人道:“我知道你在惦记,但世事难料,说不定他会和另一个人回来,令你失望的。”

齐漱玉当然明白,她说的“另一个人”自必是指她的徒弟青鸾。

忽听得有人叫道:“师父!漱玉妹子!”她们抬头一看,可不正是青鸾回来了!她是和一个年轻人回来的。但失望的却不是齐漱玉,而是瑶光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