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57/62页)
“殿下,我也看得出你是个很有魄力的人,所以才把整个计划告诉你,我这边的问题容易解决,倒是你那儿……”
“公子放心,小侄一定说服西莫尔联兵东伐。”
“光是西莫尔的人手是不够的,令尊大人老成持重,不敢多所冒险,所以你必须要把握时机,趁着我在这儿,可以为你作主,以河西之军为你后援,兼并掉东莫尔汗也先之后,尽归你的治下,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我知道,瓦剌部不能永远屈居人下……”
李益笑道:“不过如此一来,你的势力可能会超过西莫尔了,势必会引起西莫尔的不安,所以必须要以令尊掌河西节镇,互为呼应,才能奠定你的基础。”
“这个小侄也考虑到了,只是凭心而论,家父实非将帅之材。他的魄力不够……”
李益道:“史仲义掌河西,只是他一个人的河西,令尊若掌河西,将是整个大唐的河西,这才是我支持你的理由,否则以史师之策,未尝不是靖边之隹途,但那样一来,进退之势,掌握在史师之手中,殊非朝廷之本意,殿下必须要了解到这一点。”
小王子道:“小侄明白,事若成后,小侄制突厥,家君掌河西,互为呼应,尚希公子多照顾。”
李益笑笑道:“我只是一个中间传话的人而已,能够照料令尊的是大唐朝廷,只是节镇之拥兵自重,已成趋势,一时改变不易,若由朝廷直接指挥河西,恐怕会引起别处的不安,故才必须要掩饰一番,也因为令尊是那样一个人,所以我才取令尊这一边,如果他是个有雄心的人,我就不必多事了,易牛为羊,岂非多此一举!”
小王子实在弄不清李益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有一点他是明白了,李益支持他在突厥中站起来,他也必须对李益作全力的支持。
所以他表示很明显:“李公子,家母为突厥女汗,小侄却是半个唐人,治突厥为继母职,保边境安静乃为父分忧,小侄都会兼顾的,只是小侄身为突厥部酋,不便再涉及大唐的事,家父也不会太清楚,该怎么办,一切都唯公子之命是从便是。”
话说得很明白,李益很高兴,笑道:“殿下果然明理,那我就不再多说了,该怎么办,殿下从速准备,据我预料,史仲义在明天一定会来找我,将边境不宁的讯息来告诉我,作为暂缓易戍的解释,那也是我准备下手的时候,殿下只有一天时间去准备,最好要快一点。”
小王子笑道:“小侄知道,公子放心好了,大家扎营地虽在青玉湖畔,但是西莫尔的大军屯兵居延海,最迟两天可达,东莫尔人如若与史帅另有所谋,一定也会秘密挥军进侵,他们的领地在贺兰山下,如果双方赶得巧,可能也会在白亭海附近碰头。”
李益在脱欢儿女汗帐中,已经研究过大概的地势,笑笑道:“所以只要行动迅速,此举一战可定胜负之数,还是在河西这几万大军帮谁,东莫尔汗原以为是帮他的,及至碰了头,河西易师,敌友之势立转,必然会全军覆没,殿下趁机而取之,大势可定,而且吐蕃人如果要支持东莫尔部,又是西莫尔人首当其冲,殿下只要运用得当,不出几年,突厥的盟主将非殿下莫属矣!”
他虽是文人,但是头脑清楚,见事深远,将敌我的情势了如指掌,小王子这次是心服口服,身不由主地屈膝一跪道:“全仗李叔叔提拔成全。”
这是他第一次改口称李益为叔叔,而免去了公子那个客气的称呼,也表示了他心中对李益的态度由钦佩变为尊敬了。李益没说话,扶他起来,拍拍他的肩膀,就带着卢安走了。
这个大胆的计划,却把卢安吓破了胆。
等到了没人处,他才低声问:“爷!你真的要这么干?”
李益微笑一声:“不干行吗?你比我更清楚,史仲义是姨丈一手提拔起来的,姨丈视他为心腹,把他当作了自己人,如果史仲义勾结胡人,意图不规,姨丈会受到多大的牵连?如果他不是我岳丈,倒也罢了,我也犯不着冒险拼命来多事,但是我偏偏却跟你家小姐订了亲,不错!我说过,这也是事实,朝廷派史仲义来。原来为了监视姨丈,接替姨丈的兵权,所以才处处给他方便,但姨丈又全无机心,终于把大权落在史仲义的手中……”
李益在心中捉摸着,卢安是必须要收服的一个人,虽然他已经是自己的人,但是他毕竟出身于卢府的家奴,在私心中仍是偏向着卢方的,而且目前还有着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卢安去办的,因此李益要找出一个使卢安完全信得过的理由,就在李益的思索的时候,卢安却开了口:“爷,史元帅是朝廷派出来的,怎么会勾通胡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