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第23/24页)

穷九先生已经知道了情由,笑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损失呢?”

杨大年道:“倒不能算是损失,失丢了一样重要的东西,后来又送了回来。”

穷九先生道:“既然是失而复得,必然是神明示警,想系你做过不义之事,尔后当自警惕,多做善举,而且我还听说了你帷薄不修,治家不谨,你那个妻子很不贤慧是不是?”

杨大年吓了一跳,道:“侄媳妇理家颇为精明,只是……只是……咳,小侄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启齿。”

穷九先生怒道:“说,在我这个做叔叔的面前,有什么不能说的,若是你自己无力一振干纲,我这个做长辈的自然可以替你出头管教一下你的老婆。”

杨大年道:“小侄也不能说她什么地方不肖,小侄一共娶了两房妾侍,她毫无嫉妒之意,而且跟每一个都相处得极佳,只是小侄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力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了她的心腹死党,小侄回到家中,几乎形同陌路,人人都对我冷淡无比。”

穷九先生道:“你是一家之主,她们敢对你不敬,你可以拿出家主的威严来呀。”

杨大年呐呐地道:“叔父!小侄试过,可是没用,她们只是冷淡,却不是礼数上有亏缺,尤其是一到了晚上,她们互相礼让,到了最后,却大家集中在一处房中……”

穷九先生笑道:“那你不是福无穷吗,别人求之唯恐不得,都要羡慕死了,你还有什么好抱怨呢?”

杨大年叹道:“叔叔,您不知道那情形,她们每一个人都如同是饿狠似的,需索无餍,像是发了花痴一般,所以使得小侄视家庭如畏途。”

穷九先生道:“这是你活该,一个老婆都照顾不了,你还要弄两房小的回去。”

杨大年一叹:“叔叔,小侄只想享一下家室之乐,一处得不到,只有求之于他处,那知道一个个都怪得难以想像,在外面柔驯若羔羊的女子,一回到家里,就变了个样子,使得小侄痛苦万分……”

“听说你这个媳妇的娘家很有钱。”

杨大年道:“是的,岳家是三湘首富,奁丰厚之极,舅兄现在是朝中的二品大员,小侄初娶时,的确蒙受过一点好处,可是这些年来,小侄致力经营,目前小侄的生计全是小侄自己一手挣下来的,她娘家的财产,小侄一点都没有动。”

穷九先生一叹道:“钱财富贵,每为致祸之由。”

杨大年不解道:“叔叔的话,小侄不懂。”

穷九先生道:“你那个老婆就因为太有钱,才会成为别人觊觎的对象,藉淫盗之媒,诱使丧风败德,初则家业生变,继之连性命都会赔进去。”

杨大年道:“叔叔;小侄也曾经怀疑过,是不是有外人参与,可是,经过多时的访查,却又找不到一丝破绽,我家除了一个老仆外,再无其他的男子,在一个全是女人的天地里,她们又足不出户……”

“你的老婆经常到妙贞观去?”

“是的,那是一所女道观,而且观中的女道士也时常到家里来。”

“妙贞观是怎么一所地方你可知道?”

“小侄略有所闻,说那儿不太干净,可是长沙城中有许多官眷也常上那儿去烧香,也没听说有什么事,她们的香堂是男女分开的,男宾从不准进入女宾的香堂,礼防极严,小侄也曾着人去暗中打听过。”

穷九先生轻叹道:“有很多事你都不知道,好吧,既然我又打算回家,再做杨家的人,对你这个本家侄儿的事,我不能不理,你的事包在我身上……”

杨大年兴奋地道:“多谢叔叔,族侄对叔叔离去,都十分想念,尤其是叔叔的义盛粮号的义行,博得远近一致的推崇,现在族中每年大祭,都是兰姑坐首席。”

穷九先生哦了一声道:“女的也进了祠堂?”

杨大年道:“兰姑是例外,她励志苦行,撑持祖业,不忘义行,博得朝野同钦,大前年,四房里有个子弟中了进士,族中一些人很起劲,在祠中大祭祖先。自然是由那位新贵的父亲坐首席。”

“……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到了那天,府台大人却鸣锣喝道而至,大家正感到奇怪,即使中了进士,也惊动不到府台大人亲临道贺呀,等到问明了,才知道是朝廷颁下旌表匾额--义行可风--四字,出自御笔,却是颁给兰姑的,这一来首席临时换上了阑姑,现在那块钦赐御匾高悬在正堂,而且也题了兰姑的闺讳,谁也不敢再僭越坐在匾下那个位置了。”

穷九先生很高兴地道:“这倒是不错,皇帝老子到底还算是有眼睛的,兰姑的苦也算没白吃。”

“可不是吗,远近多少人家,争相前来纳聘,可是,兰姑说你一天不回去成家立业,她就一天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