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疏寮客到稀(第6/9页)

张玄真道:“若是贫道向王右使苦苦哀求,王右使是否肯在此处罢兵?王右使若是心有不甘,不妨在河东、河北首倡义师,救万民于金人铁蹄之下,张某当谨率天师派人众,齐奉王右使号令。”王宗石不答,心中却当真有所意动。要知天师派门人弟子遍于天下,若是当真归于自己麾下,只怕便是方腊当年也无这等声势。一时犹豫不决,只哼了一声,却不说话。

张玄真见他似有允意,忽然一整衣冠,拜倒在地,磕下头去,说道:“张玄真一生之中,只拜三清与父母,便是见了皇上也不须下拜。只盼王右使垂怜,放过两县百姓。张玄真有生之年,永感王右使大德。”卫玄隽和童玄境齐声叫道:“师兄!”童玄境便道:“嗣汉天师岂有向凡人下拜之理。”两人各抓住他一只臂膀,要拉他起来。张玄真微微一挣,沉声道:“王右使若是当真能放过两县百姓,那便不是凡人,便受得起我这一拜。”

王宗石忽然叹了口气,说道:“张天师,我这次在贵溪起事,本想若是天师派多管闲事,便索性挑了天师派。我信得过你向我下拜,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当真为了两县百姓。只是本教万余兄弟在贵溪起事,都是豁出了自己的性命,我不能为了你这一拜,便不顾教中的万余兄弟。但我既受了你这一拜,也不能学那市井小人,只当平白占了个便宜。我答允你,自今晚之后,凡我王宗石麾下明教弟子,绝不上龙虎山一步。你上清宫中千余道士的性命,我便饶了。一拜换得千余性命,那也划算得很了。”

卫玄隽大怒,喝道:“谁要你饶命!”长剑挥动,便向王宗石抢上。王宗石哼了一声,不去理他,仇释之身形微晃,已挡在王宗石身前,左手拇指扣住中指,右手拇指扣住食指,在胸前摆成火焰之形,捏成一个手印,缓缓道:“卫道长,你是条汉子,若是死在王右使手里,未免可惜。老衲虽然不喜欢和人动手,也只好强出头来接你的高招了。”说着右手小指微翘,一股指力已然发出。

卫玄隽横剑封隔,只觉一股柔和的劲力传来,手臂为之一热,退了一步,讶道:“少林拈花指?”仇释之微微一笑,说道:“卫道长眼光犀利,老衲少年时在少林寺出家,这圣火白莲指虽是自创,内中却还是少林拈花指的底子。久闻九玄真人中,以卫道长最擅指法,老衲便以圣火白莲指,印证一下天师派的乾元指神功。”说着左手无名指又是轻轻弹出。卫玄隽不敢怠慢,还剑入鞘,左手也是一指点出,正是天师派正宗功夫“乾元指”。

秦渐辛听到“拈花指”的名字,精神一振。他曾在石洞秘本中见过“拈花指”的记述,虽未试练,却甚是心仪。这时听到仇释之自称“圣火白莲指”乃是化自“拈花指”,登时大感兴味,忙从眼皮缝中凝神瞧去。

只见仇释之双手在胸口结成手印,既似莲花绽放,又似火焰飞腾,六根手指此去彼来,犹如弹琵琶一般,交互弹出,动作柔和之极,指力更是不带丝毫戾气,的是慈悲的佛门功夫。秦渐辛微感奇怪,心道:“他姿势虽和拈花指不同,但指法全然便是拈花指。难道换个姿势便可自称新创了一门武学么?我的御天掌虽然脱胎自方教主的断阴掌和林大叔的先天拳,但却已和那两路功夫完全不同了,这仇法王怎会连我都不如?其中必有什么古怪。”

天师派“乾元指”出自易经中“乾”卦之“大哉乾元”之意,乃是纯阳正大的内家指法,论到招式之精妙,犹胜少林金刚指、沧州郑家夺魄指,仅稍逊大理段氏的一阳指而已,但若论指力之沛然纯醇,则犹在一阳指之上。卫玄隽号称“九玄真人中指法第一”,这时将乾元指中精微奥妙之处使得发了,点到第六指时,一指点出,指上已发出轻微“咝咝”爆裂之声,夹在指风的“哧哧”声中,甚是怪异。仇释之的拈花指虽功力深厚,劲力却较为柔和,不免相形见绌,指力相触,身形微晃,已然退了一步。

两人指力深湛,指风均及于丈许开外,这时相隔八、九尺远近凌空换指,仇释之退得一步,已有不敢正面撄其锋之意。卫玄隽踏前一步,右手食指正要点出,忽见仇释之左手相扣的拇、中二指忽然松开,中指迅捷无伦的弹出,指法已与“拈花指”大易其趣,颇有凌厉狠辣之意,措手不及之下,只得退了一步,这才一指化开。却听仇释之笑道:“老衲的圣火白莲指虽是以拈花指为基,但老衲中年时在崂山出家修道,却将崂山派的璇玑指揉和其中,卫道长小心了。”右手拇指一松,食指又已弹出,仍是璇玑指的指法。

秦渐辛心道:“崂山派璇玑指固然狠辣,却算不得极上乘的武功。仇法王将璇玑指夹杂在拈花指中,虽可补拈花指之不足,但两种指法南辕北辙,绝难浑然一体,内力转换不免有空隙。若仇法王的圣火白莲指不过如此,只怕威力反不如拈花指精纯。看来这位仇法王,武功还不及傅鬼王,只怕要输给卫道长了。”只见仇释之面带微笑,和卫玄隽对得一指便退得一步,彼此相隔已有一丈五六尺,卫玄隽却并不逼上,此时两人指力均已难以伤及对方,已纯系在比拼指力高下,哪里是性命相扑,倒如是至交好友在印证武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