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2/3页)

唐逸对姜大贵竖拇指。

“这是唐元唐秘书。”简单寒暄后,姜大贵介绍起唐逸。在黑科技系统加持下,唐逸做了张‘唐元’身份证,证件年龄为三十二岁。

“唐秘书。”赵树明和唐逸握手,紧接着,目光又转向姜大贵:“县政府在惠阳设立了接风宴,大家可以在惠阳休息一晚。”

像是这样的投资考察,一般吃喝舒服了,才会切入正题。

“不用接风宴,先去张庄湾。”赵树明刚刚说完,姜大贵大手一摆。

赵树明和其他官员一愣。这是个干实事的投资商?

十分钟后,众人坐上黑色轿车。

“姜老板是做什么投资?”黑色的商务车上,赵树明打探起姜大贵情况。

“前期准备生产一些宠物设备,高科技义肢。”

“是做高科产品?”

“对。”

“姜老板,张庄湾虽然在东广省,但是地理位置不如深市周边。像这样的高科工厂,为什么不在工业园开建?”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再说了,这里租金也比外面便宜。”

……

交谈后,赵树明相信姜大贵的说辞。但十年怕井绳,惠阳县禁不住折腾了。

下午四点,车辆到达张庄湾村口。张庄湾距惠阳县三十公里,道路顺畅,周边主要以稻米田为主。住宅大多是二层小白楼。

惠阳县在江源市GDP倒数,但距深市近,整体经济要比牛安河强悍许多。

“姜老板,南面有个电子废厂。以前做加工的,可以整理出来生产……贵工厂的名字是什么?”赵树明沿着的张庄湾街边介绍。只是说到最后,才想起工厂名称。据姜大贵介绍,他掌握了一些技术人脉,这次完全是跨行开厂。

“夏海科技。”姜大贵果断说道。这是在金沙岛确定的名字,等厂址选定,商标专利等都会一同注册。

“夏海要是确定租用。惠阳可给三十万年租金,八折水电优惠。”

赵树明将话题拐到厂房上。姜大贵衣着气度虽有派头。但跨行发展+新式产业,他对夏海并不看好。和飘无虚渺的后续红利相比,还是厂房租金最为划算。

“电子厂太小。”思索间,姜大贵摇头道。

“太小?”赵树明不明所以。电子废厂占地五十亩,虽是废厂,但是五年前刚建立的。房屋和周基础设施十分现代化。

这都嫌小……夏海打算投资一千万?

“那座山,卖不卖?”

姜大贵伸手一指,将目光放在南三里外的一座山头上。张庄湾地形以平原为主,但偶尔还有一两座低海拔山丘。姜大贵所指的山名为张庄山,海拔五十米,地形较为宽阔。其四周并没有白楼建筑。

“那里?”赵树明有些晕晕乎乎。张庄山距主干道较远,除了地形宽阔,没有什么优点。

“卖是卖。就是价格……不便宜了。”十秒后,赵树明回神。按照东广最新的《地价管理规则》,东广境内,土地最低20W/亩,使用期为100年。张庄山占地500余亩,按照最低价标准。是一个亿了……

一个亿买个山头?

脑袋锈住了啊。

……

“真是一个亿……”

两个小时后,惠阳政府大楼,赵树明看着《张庄山购买意向书》,脑袋一直打弯。他以为姜大贵买山头只是随便一说,直到现在,他才确定,姜大贵真的看上张庄山了。

根据《意向书》,要是双方没有任何意见。可随时签字+公证。

作为一个‘骗子’,姜大贵没必要未实施诈骗,就直接投资……

在签订合同前,夏海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点要求:作为招商引资企业,夏海科技需当地政府福利政策。例:不能发生‘华星牛安河’反面例子。

三个月前,‘牛安河风波’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为了这件事,江源市特意开会,名曰:不能以个人私利,损害国家发展。赵树明连开三天市级会议,这之后,还给全县村长开了动员大会。他有信心,肯定不会有村子顶风作案。

第二点要求:夏海会修一条张庄山到张惠大道的公路,需政府批文。

这是惠民工程,而且是企业慈善事业。准了!

第三点要求:夏海是高科技企业,为避免技术外泄,禁止工厂四周出现闲杂人员。

夏海承包了整个山头+张庄湾村民较少+高密生产。县政府再给村子开开会就可以,这一点当然准了!

夏海要求提完,惠阳政府也有一点要求。那就是环保问题……

夏海保证:夏海走的是科学技术,不会对张庄湾环境造成影响。

至此,双方前期合作愉快。

据姜大贵透露,夏海打算山头附近建厂。这将涉及地质考察+环境勘测+房屋建造+劳务工作等等。整个建造预计带来一千万的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