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深海高歌18(第3/5页)

很快,众人的声音便听不到了。

陈朝阳喘着粗气,一路呼哧呼哧蹬自行车,风一般的冲进了交大校园,嘴里还嚷嚷道:“让一让,对不住让一让啊。”

等到了大礼堂外,邹淼已经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快哭了。

“怎么样怎么样,开始没?”

陈朝阳及时捏闸刹车,顾不上满脑门的汗渍,急吼吼的问道。

“还有五分钟,你们总算是来了!”

邹淼晃了晃手中的白裙子以及女式小皮鞋,拉着钟蕾往后台跑:“还有时间去换个衣服。”

钟蕾在科研室里泡了好几个月,每天都穿着灰色工装,哪里顾得上穿什么。

她跟着邹淼往里面冲,茫然道:“为什么时间这么紧急,还要去换衣服,我的演讲稿呢?”

“演讲稿?什么演讲稿,那不重要!”

邹淼气呼呼的回道:“重要的是,你得穿的漂漂亮亮的站在舞台上,让那些编排你丑的人看看!尤其是于晚霜,她可是准备要跟你较劲儿呢。”

“……?”

钟蕾闻言一脸茫然。

你在说什么啊!

谁在编排我丑?

于晚霜……听起来有点耳熟,好像是这本书的另一位女配?

好吧这确实不重要。

但上台发言难道不应该是演讲稿最重要吗?

没有演讲稿我上去说什么!

但邹淼已经拉着钟蕾不由分说冲进了后台更衣室。

以及,时间真的不够了——

因为刚进更衣室没多久,钟蕾已经听见前台主持人开始报幕。

“接下来,让我们欢迎造船系大一新生钟蕾同学,代表今年的新生上台发言,大家鼓掌欢迎!”

“……”

行吧。

没有演讲稿的新生发言,就离谱。

前台。

大礼堂里数千名交大师生已经坐满。

听到‘钟蕾’这个名字,礼堂里有瞬间的安静。

无数的学生们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这位开学一周都没来报道的牛人长什么样。

造船系新生班的学生,包括于晚霜也抬起了头。

没有人注意到,礼堂中央最前排的位置,交大的校领导,以及明显是国家部门过来的一些领导们,都朝着舞台看了过去。

大红色的帷幕缓缓从两侧拉开。

再接着,一个穿着白裙子,皮肤白皙模样精致的女孩儿从黑暗中缓缓走出来。

她那头乌黑的秀发不知为何有些凌乱,但却半点不影响那令人惊叹的美貌。

“大家晚上好。”

迎着数千道审视的目光,女孩儿没有半分怯场,朝着众人展颜一笑:“很荣幸能作为本次交大新生发言代表站在这里,我是钟蕾。”

就如邹淼所说,‘附中一枝花’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

钟蕾出现在台上以后,礼堂里的气氛明显变得火热起来。

男同学们的反应尤为夸张。

“她……就是那个你们说的容貌丑陋的钟蕾?”

“开什么玩笑,你们管这叫丑陋?她漂亮的简直不像话好吗!”

“比于晚霜更美啊。”

“关键是成绩也非常牛,申市第一!”

台下造船系新生班位置。

一群学生们看着台上漂亮到不可思议的钟蕾,一个个满眼惊艳。

随即,大家悄悄瞥向了于晚霜。

于晚霜显然也被钟蕾这幅外表惊艳到。

但她只是因此愣神了一下,并未对此有什么纠结或者嫉妒。

容貌遗传自父母,本身就不可选择。

但实力可以。

于晚霜从不介意有人比自己好看。

她介意有人比自己优秀。

“作为造船系的学生,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回望国家五十年民用渔船发展道路,以及渔船未来展望之我见》。”

将自己三分钟前临场编的题目甩出来。

钟蕾组织了一下措辞,笑道:“自辛/亥/革/命开始,我国海洋渔业跨入柴油机时代,工业化革/命的浪潮,推进渔船业的高速发展。从1904年引进第一艘机轮拖网渔船,到现在,我国海洋机动轮船已经超过了五百艘。而我国捕鱼业,正式从手工作业时代,迈进了机械化时代……”*

对于刚刚读大一的造船系新生们来说,其实造船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但站在台上的钟蕾,却对国家的造船业了解的十分透彻。

女孩儿口齿清理,神情稳重,哪怕是比较枯燥的渔船发展史,经由她讲出来也丝毫不显得枯燥。

一群新生们脸上带着惊讶。

台下,于晚霜坐直了身体。

她盯着钟蕾,听得很认真。

“1955年,也就是今年,我国海洋捕捞人均年产量,达到了5.3吨,相比于1935年人均1吨的年产量,增加了五倍。这五倍的产值,跨越了整整二十年时间,同时也代表着造船行业整整二十年的艰辛付出。”

看到台下学生们惊叹、敬佩的表情,钟蕾继续说道:“而这五倍的增产,同时也源自于科技的革新。从机器动力的研究,工业器械的运用,再到工业新材料的创新,以及安全航海电子技术的发明,每一次革新,都是一次创收的飞跃。而这,就是我们造船从业人员的使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