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4/5页)

原来不知不觉,他已退到了下马的地方!

那黑甲将军,等的就是这一刻!

眼见黑甲将军随即翻身上马,双腿狠狠一夹——

“哪里跑!”

武如一大惊,也顾不得试探了,手中长/枪一抖,枪尖直扑对方面门!

等他想收回已经迟了,枪尖离他只有咫尺,他拼命才使枪尖往左偏了些许,而黑甲将军也往一旁侧头躲避,枪尖虽然险之又险地擦过他的面庞,但又刺进了他高耸的鼻尖里!

枪尖刺入鼻尖,挑走一张鲜血淋漓的面具。

武如一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如五雷轰顶,整个人僵在原地动弹不得,只能瞠目结舌地看着对方冲出朔军。

“是瀛王!”

“瀛王怎么帮着乌孙?!”

嘈杂的声浪一波接一波扩大,渐渐成为汹涌的浪潮。

“秦曜渊也在乌孙?”

站在将旗旁边的秦曜奕听闻传信兵所言,露出阴沉冷笑。

“瞌睡来了送枕头,他既上门送死,那就怪不得我了。传令三军,瀛王秦曜渊勾结乌孙,谋朝叛国,即刻贬为庶人,取其首级者,赏金千两!”

“喏!”

……

千军万马向前冲去,目标只有一个。

失去伪装的秦曜渊单枪匹马疾驰在无垠的平原上,东门已经向他敞开,城墙上的每个人都在焦急地呼喊。

“快啊!”

“快啊!”

而身后——

“齐射!”

城楼上,守门的将领怒吼道:

“他娘的,射死他们!”

两拨箭雨在天空汇聚,遮天蔽日。

秦曜渊在最后一刻冲入城门,沉重的朱红大门轰然紧闭,将无数箭矢关在门外。

半晌之后,一匹格外高大的西域良马在众将簇拥中来到前军。

身穿金色甲胄的章和帝坐在马上,大声道:“瀛王勾结乌孙,害我父皇生死不知,又暗杀我外祖父,使我大朔痛失一名封疆大吏,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我就要为父皇和外祖父报仇,收复乌孙,用谋逆之人的首级祭天,慰我亲人在天之灵!”

“谋逆之人,当真是瀛王吗?”

一声清亮而熟悉的女声出现在城楼之上。

望天阁里的几名军政大臣见到现身城楼的金色身影,纷纷大惊失色,只有乌孙王,通红的眼眶中缓缓流出两道热泪。

旷野强风之中,一道灿如朝霞的身影缓缓走上城楼,一步一步,至万军之上。

女子身穿罗衣罗裳,金线绣五章,头戴金珠九旒,纩贯紫色晶玉。广袖飘舞,身姿缥缈,如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她抬起头,纤弱的外表下,目光坚若磐石。

“这是——”

朔军之中连连传出惊呼。

和深入简出的瀛王不同,镇国长公主的面容,但凡是玉京人士,人尽皆知。

“秦秾华——”秦曜奕先是大惊,紧接着狂喜:“你既戴着乌孙太女的冠冕,想来是和你那好九弟一道狼狈为奸了,父皇如此看重于你,你竟在他生死不知时倒戈一击,你枉为人子,父皇若是看见了,不知道会如何伤心!”

“兄长巧舌如簧,不知可曾告诉天下,父皇是为何生死不知?”

章和帝沉声道:“自然是因为乌孙所派的狐胡刺客——”

秦秾华举起手中明黄软帛。

“那么这封圣旨里,为何提到了你逼宫一事?”

“妖言惑众!冥顽不灵!”章和帝怒声道:“三军听令,强攻开始,先登者封侯,赏银千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蠢蠢欲动,也有人踌躇不前。

“众人听旨!”

秦秾华一声厉喝,原本蠢蠢欲动的人也停下了脚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朕已近从心之年,在位二十一年,小心敬慎,未尝少懈。奈何社稷倾颓,风雨晦冥,太子步步紧逼,朕独木难支,只好弃宫退走。此乃朕之错,皆由辨之不早也。”

“瀛亲王皇九子秦曜渊,文武兼备,有勇有谋,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朕之爱女,实为乌孙质女,因乌孙勤王有功,遂遣其归位,收回实封,仅保留其封号。”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秦秾华放下圣旨,全场只剩风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章和帝身上,先前还威风凛凛的他,如今嘴唇颤抖,面色发青。

章和帝只想仰天大笑——

这就是他的好父皇!

逃走之前,还不忘给他的对手送上扳倒他的武器!

“父皇怎会选一个流有异族血脉的皇子继承大统?秦秾华,你假传圣旨,好大的胆子!只可惜,你的算盘不会如意的!所有人听我号令,立即攻城!”

话音落下,奉国将军冯虢往前迈了一步,只有他迈了一步——下一秒,他冲动的右脚就赶紧收了回去。

除了他身旁几个亲兵,没人知道他为何突然观察起地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