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寇家往事(第2/3页)

眼见好好的一桩亲事就要被破坏,佳慧县主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县主府沦为笑柄,便在寇柔往外走时派人捉住了她押在柴房中,待客人散去后,又把她带到了大厅。

为了挽回县主府的声誉,他们想让寇柔承认自己是无名无分跟着钟离情的。寇柔自然不会愿意抹黑寇家的名誉,若寇家出了个淫奔之女,恐怕整个宗族的女孩都抬不起头了,她当场便拒绝了。她还说若是县主府敢逼她,她就一头撞死在这里,到时候自会有人为她讨回公道。

看她这幅刚烈的样子,县主府的人恨得牙痒痒的,一时竟不知该拿她怎么办是好。后来还是钟离情以钟离钰威胁,说寇柔若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那他就把钟离钰带走,此后母子永无相见之日,才让寇柔同意自降为妾的说法,以保全县主府的声誉。

寇老爷痛心女儿的遭遇,于是生出报复之心,一封信递上去,将钟离情伪造户籍异地参加乡试的事情抖落出来了。钟离情本以为自己这件事做的天衣无缝,却没想到会被寇老爷查出来,还将证据递上了甘州府提学司。

因为证据确凿,即使县主以康郡王府权势施压,也只能免除钟离情的牢狱之灾,他的举人功名还是无可避免的被革除了,并且十年之内不得再入考场。

这一举动,相当于直接毁了钟离情的仕途,也为寇静之后进京赶考埋下了隐患。当年寇静进京赶考之时被人毁容的消息一传回袁山县,寇老爷就大病了一场。他心里明白寇静之所以会遭此劫难,应该和钟离情脱不了干系。可是京城远在千里之外,没有证据他根本就拿他没有办法。寇老爷自认一生从没造过孽,偏偏一双儿女如此命苦,心思郁结之下,便去世了。

钟离情得到消息后,虽欣喜大仇得报,可他的仕途之路却已然断绝。因为他只是一介平民,县主府的人根本就不尊重他,就连原本对他矢志不渝的苏如意,也因此越来越看不起他。

后来钟离情投了某王府公子门下当了一名谋士,因为他出了很多心狠手辣的主意为那位公子铲除了不少心腹大患而得到了重用。皇天不负有心人,那位公子最终变成了皇子,距离至尊之位只有一步之遥,钟离情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只等他的主子登上皇位之日,让他也享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限风光。

然而要图谋大位,只靠一些阴谋诡计是没有用的,还需兵力和财力的支撑。眼下寇静因为猎场秋围救驾一事入了皇上的眼,若不趁他羽翼未丰之时修补好关系,恐怕会后患无穷。

而且钟离情还知道,寇家的财力也非同小可。寇柔在县主府五六年的时间,从未花过他们一分一毫。除此之外,她手上还有几间日进斗金的铺子,毫不夸张地说,便是佳慧县主娘俩的私房加在一起,恐怕也不如她的多。

一个外嫁女都有如此身家,寇家的财力可想而知,虽不至于富可敌国,但也算是一方豪富了。要不是钟离情偶然翻过徐管家的账本,恐怕也不会相信一贯低调的寇家竟然有这么多银子。

钟离情在寇家待了数年,自然知道寇静的刑克六亲的命数,他觉得以寇静的性格,这辈子应该不会娶妻生子了。那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到最后,应该都是属于钟离钰的。

未免钟离钰离开太久以后不与他同心,钟离情才在三年之约一到,便急着将钟离钰接回来。

……

次日,钟离情来到了神机营外,声称自己是他们指挥同知寇静的姐夫,想让他们代为通传一声。

他其实更想去寇静府上谈,只是寇静自他提出要接走钟离钰后,就吩咐下人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许放他进去。他想,在这些同僚的面前,寇静至少应该出来见他一面。

可谁知,神机营外的这些衙差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并不答话也不进去通报。他想再说点什么,这些人就直接用兵器架在他跟前,说什么“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准入内”。

钟离情有些羞恼,可他不敢得罪这些人,只能悻悻地离开了。

离开之后,他又回到了寇静府上,让门房转告寇静,若再不与他相见,就要去公堂之上状告寇静匿藏他的儿子,让寇静好自为之。

当晚,寇静从衙门回到府中,听见门房通报之后冷笑一声,让他明日找到钟离情,邀他过府一叙。

钟离情以为寇静怕了,可等他到了寇府之后,面对着寇静扔出来的东西傻了眼。

寇静之前已经接到了徐管家和楚辞的来信,两人都告诉了他钟离情似乎在为大皇子办事。不同的是,楚辞觉得这事有蹊跷,他觉得钟离情应该不会追随大皇子,让他去调查调查。

寇静很相信楚辞,当即便命人日夜跟踪调查钟离情。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钟离情虽然表面上是在为大皇子出谋划策,可实际上,这人暗中却和二皇子有勾结。若这是真的,那么钟离情就是一枚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