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有教无类(第2/3页)

惟有壬班进度最慢,已经入学两三个月了,才读到《中庸》。

“将中庸拿出来,其他的书放回书袋里。”

学生们又是一阵拖拖拉拉,然后终于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同样的书了。

“中庸学到第几章了?”中庸一共三十三章,都两三个月了,至少应该学到中后期了吧。

下面的学子静默不语,楚辞便点名了:“顾栩,你来说一说,中庸学到第几章了?”

“昨天刚刚读了第四章。”顾栩站起来回答。

“好,你坐下。”楚辞让他坐下,然后说:“昨天既然已经读了,想来应也会背了吧?我随便挑一个人起来背诵。”

底下的学子们先是一愣,然后哗啦哗啦地翻起书来。

“张彬,你来。”

那个被点到的名为张彬的学子一脸苦相,他将书合上之后,开始努力回忆:“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不及也……”

“你先坐下。方墨,你来。”

那个叫做方墨的学子站了起来,背道:“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

“停下。”楚辞听得一身火气,这是什么句读方式,断的随意且凌乱,若就这样读熟了,后面想板正也板不过来了!

方墨摇头晃脑背的正起劲,楚辞忽然打断他,让他十分不解。

“昨日学录就是这样教你们读的吗?”

“昨日范学录也没有来。”

“那为何不上报到监丞那里?”楚辞问,然后他突然想起,昨天集会的时候,明明外院所有的人都到了。

“他昨天来了后没有来教舍吗?那是谁在班上?”

“没人过来。”

楚辞心里一股火气,他知道外院这个班是最差的班,但是这些先生也太不像话了!

“把书打开翻到第四章,跟着我念。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念!”楚辞张口就来,完全不用看一下书本。

学生们打开书看了一眼,发现一字不差,都有些惊讶。

“念!”楚辞皱着眉头。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念!”

“知者过之……”

楚辞在壬班上了一上午的课,将这寥寥几句教会大家读熟之后,又让他们背诵。

背诵时,楚辞还一边讲解意思,而不是让他们读熟,背熟,默熟后,再开始讲解。他始终认为,思维能力和记忆是有关系的。这些文章比较复杂拗口,和他们以前学的《三百千》完全不同,若先生不加以解释,只让他们死记硬背,那效果必定是不好的。

快下学时,楚辞说道:“今天的课业是,回去将今天所学抄写一遍,然后将我讲解过的意思也写在后面。”

“司业,只抄一遍就够了?”有个学子很惊讶。

“你们往常抄多少遍?”

“最多的一次,布置了五十遍。最少也要抄二十遍。”

楚辞再次压抑自己的怒气,说道:“就按我说的去做吧。”

随后,便夹着名册离开了。

背后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大家昨天还觉得这司业屁事真多,八成是个难缠的角色,没想到今日就大发慈悲,放过了他们。

楚辞来到司业厅后,吩咐上前来倒茶的小厮:“去,将钱监丞和范学录找来,说我有事找他们!”

“是。”

不一会儿,昨日那个钱监丞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就过来了。

楚辞只低头处理公务,没有招呼二人。这两人面面相觑,然后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不知大人找我们何事?”钱监丞有些心虚地问道。

“找你们所为何事,你们自己不知道吗?”楚辞放下毛笔,反问道。

“还请大人明示。”范学录说道。

楚辞瞧这老头还挺有傲气的,便冷笑一声:“范学录,你身为壬班的夫子,为何连续两天不去讲学?”

“老夫近日身体不适,已和钱监丞告了假,这事你该问他才是。”他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可一点儿听不出来有什么不适。

钱监丞初时有些心虚,待明白是什么事情后,立刻精神起来。

“范学录确实是和我告了假的。”

“那你为何没有安排其他夫子暂代讲学?”

“这,其他的人都有事在身,下官一时也想不到有什么合适的人,所以就……”

“所以就让他们一个班空了两天的课程?壬班的章夫子呢?程助教呢?人都去哪了?为何不能顶上去?”

“这,是下官思虑不周,还请司业莫要生气。不过这壬班学子一贯顽劣不堪,他们大多都是武将之子,于学业上根本就不用心思,只怕浪费了您一片良苦用心呐。”

钱监丞装作好意相劝的样子,实则心里有些鄙视,认为楚辞和那些新上任的官员一样,只想借着惩治壬班,来扬自己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