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就不借给你(第2/2页)

这一本,上面的字磅礴大气,光彩照人,毫无艰涩之感,十分像是他的真迹。

孔山长冷笑一声,抢了他学生的机会,还想借他的帖子看,不借!

楚辞急了,又往前一步:“山长,学生保证会爱惜此书,不让它沾到半点污秽。学生临摹之后便双手奉还,请山长借给我看一看吧。”

如今学子极为追求楷书,市面上很难寻到行书帖,更何况还是苏东坡真迹,可谓是可遇不可求啊!

“你先把台阁体练好再说吧,科举试场上可不写行书。未免你先生冤枉我误人子弟,这帖子我是不会借给你看的。”孔山长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会看楚辞吃瘪有些高兴。

楚辞确实很无奈,但人家就是不借,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向孔山长拱手作揖之后,恋恋不舍地看了几眼那本字帖,几乎要滴出泪来。

“快走吧,你先生应是下学了,我就不多留你了。”孔山长看似不经意地拿书将《寒食诗帖》盖上,再不肯让楚辞多瞧一眼。

“山长,学生告辞。”楚辞声音蔫蔫的,就连走出去的样子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孔照儒目送楚辞离开,忍不住笑出了声,能让这年轻人露出这副样子,今日郁气也算是消了不少。他将字帖捧起来,说道:“老朋友,你得多吸引他几回,好帮我消消心头郁气啊。”

……

楚辞坐在秦夫子书房里,将昨夜所写文章慢慢默出来。只不过每默几个字,他都忍不住要叹口气。

“你这是怎么了?可是昨夜记忆不深,今日难将它重默于纸上?”秦夫子被打扰地看不下去书了。

“非也,学生能将昨夜所写倒背如流。”

“那,可是嫌我这里冷了?我让你师娘送点炭火进来。”

“非也,能伴先生左右,学生如沐春风,即使陋室村居,依然如处九天仙境,喜不自胜。”

秦夫子忍不住拿手上的书卷敲了一下楚辞的头:“那你为何做这死气沉沉之状?需知读书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如此喜怒形于色,到底是怎么了。”

楚辞趴在桌上哀怨地叹了一口气:“学生境界尚浅,恐怕达不到先生说的那种境界。”忽而,他又猛地坐起:“先生,你可知道孔山长那里有一本《黄州寒食帖》,你能借来一观吗?”

若是先生借到了,想必他也可以在旁边伺候笔墨,借机一观了。

面对楚辞忽然振奋的精神,秦夫子有些不自然地咳了几声。

“如今岁试在即,你的台阁体写得倒是没有以前好了,小心县令不予录取,到时候革了你的秀才功名。还不快将昨夜所写的文章默于纸上!”

看来先生也借不到。楚辞淡定了一些,终于明白为何孔山长要针对他了,原来源头在先生这里。

秦夫子觉得楚辞好像看出来了,未免在学生面前丢脸,他装作镇定的样子说道:“只要你岁试取全县第一,为师就去帮你借来,让你好好欣赏,如何?”

“多谢先生,先生神通广大,乃我辈楷模,辞必定日日效仿先生,争取早日成为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君子。”

一番彩虹屁吹得秦夫子嘴角忍不住上扬,可惜笑完之后,心里却发虚,怎么才能让那老匹夫借给他呢?

楚辞得了秦夫子承诺,笔下顿时如灌了风一样,唰唰几下,便将文章默了出来。他伏在案上吹了许久,然后把纸呈给秦夫子。

秦夫子拿在手里认真看了许久,点出了几条语法错误和该避讳的地方,楚辞一一修改之后,他说:“怪不得莫道员会将这文章拿走了。里面治灾之策细细想来果然都能用得上。你可知如今漠北正遭了三十年一遇的雪灾,闹得民不聊生,尸骸遍地。唉,如果当地为官者能像你之前说的那样多多观察天向,早做定夺,估计就能少死许多人了。”

“先生,弟子以后必定会成为一个好官的。”楚辞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如此保证。

“你才高志大,将来必有所作为,只需谨记一点,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要违背本心,做最适合你做的事即可。”秦夫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他这学生愈发聪慧,行事虽略带圆滑世故却不失文人风骨,若能长此以往,未来未必不能入内阁中枢。只是这官场如染缸,清清白白进去,又有多少人能清清白白的出来呢?

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改变,又不愿意他成为他人阶下之石,只能多提点他几句了。

面对楚辞,秦夫子突然生出了和苏东坡一样的心情,“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实在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