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笨蛋听聪明人说话也很累的(第2/4页)

他原先以为面是重点,却没想到尝过之后,发现汤更为出色。

本来也就是鸡汤,谁家里不会煲?

可这个汤,比起那些或咸或淡,被其他配料夺走本味的汤品来说,显得又鲜又甜,又浓又香。按照某个地方的说法,夸一只鸡有鸡味,就是对它的最高褒奖。

这汤绝对值得一声夸。

中年人拿纸巾擦了擦嘴,内心一片满足与宁静。

有这种水平的厨艺,偏偏收费这么平价,难怪每天顾客盈门,点评软件上也好评不断了。花普通餐厅的价钱,吃私房菜的味道,谁不开心?

顾客给高分评价,其实是一点都不意外的事情。

-

近几天,宋闻星一直在关注苏家的动静。

自先前去苏家吃午饭,听苏国安谈到产量不足,不能够供给外国考察团要求的货品时,宋闻星就倏忽冒出一个想法。

他上一次跟苏羽合作,企图联系别的生产商截胡外贸公司订单。当时为了确保符合外贸公司的要求,那批货品全部是模仿苏家生产的,就连规格、外包装都相近。

只要换个商标,完全可以充作苏家公司出产的。

正好苏国安说要找代工厂,宋闻星一想,顿觉这是一石二鸟的好机会。

他可以低价从原厂家那里收购这批货品,再以稍高的价钱的转手卖给苏家。

那批货品积压在原厂家手里,还剩下不少,为了尽快脱手回笼资金,即便稍微压低价格,只要不太离谱,谈成的可能性很大。

而苏家这边,除了可以赚到一笔数额不菲的钱,还可以为苏国安解决燃眉之急。这样一来,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也能打探到更多公司的消息。

宋闻星做了充足的准备,打算从苏家拿到货品的钱,便立即引/爆之前埋下的舆论地雷,釜底抽薪。到时候苏家公司声誉尽毁,没有销路,一定支持不下去。

到那个时候雪中送炭帮上一把,等苏国安退居幕后,苏羽接任,苏家的酱料秘方、公司股份等,就都是囊中之物了。

他得到了足够的资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堂弟又怎么会是对手?

宋闻星沉浸在自己规划的蓝图里,直到手机铃响。他看看联系人,顿时露出笑容。

“苏伯父?”宋闻星说。“您决定好了?”

……

数日后,晚七点半

晋城市东区某居民楼内,一家三口正围坐在一张方桌前吃晚饭。

“多吃点肉,看你瘦的。”郝春红给儿子夹菜,望着他吃,满脸幸福。“在学校吃不到这些吧?”

儿子李聪勖在上大学,闻言抱怨道:“学校食堂除了便宜没别的优点,外卖又腻。”

郝春红露出责怪的表情,絮叨起来:“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外卖要少吃。你知道人家用的什么东西给你做饭?万一是地沟油呢?”

李聪勖满脸捅了马蜂窝的表情,苦不堪言。

父亲老李解围道:“好了,少说两句。本来嘛,食堂东西不好吃,偶尔点个外卖也没什么。你前些日子不还用那个变质调料给我炒菜么。”

“什么变质调料?”李聪勖问。“不怕吃死人啊?”

中年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郝春红伸手在儿子头上敲一下:“你多大的人了,怎么说话没遮拦?”

李聪勖自知理亏,默默扒饭不说话了。

这时,背后的电视机传出声音:“近日,网络上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喧嚣尘上,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不断有业内人士举报,部分厂家存在一定问题。食品安全向来是民生大事,为了保证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相关部门特地派出质监局工作人员,实地检测网传‘问题商家’的生产环境及产品质量。本台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一家三口几乎同时扭头去看,李聪勖喃喃道:“变质调料?”

“可不就是这个吗!前些日子网上都传遍了!”郝春红饭也不吃了,满脸忧虑。“都上总台了,这该是什么问题啊?咱家不会……得癌吧?”

李聪勖筷子都吓掉了,震惊道:“不至于吧?”

老李卓有见识,以指点江山的语气对儿子说:“怎么不至于?你看看有多少东西吃死了人的?那可海了去了!”

李聪勖瞥他妈,示意这也是个口没遮拦的,该敲脑壳了。

但郝春红充耳不闻,仿佛开了什么自动过滤器。

老李喝了口小酒,接着说:“你看看那味精,多害人,都是化学合成的!吃不得,吃了要上瘾,还得病!”

李聪勖:“……”

李聪勖忍了又忍,还是说:“你洗脑包吃多了吧?这谣言从我小时候传到现在,还信呢?味精就是谷氨酸钠,哪有那么玄乎。只要不一天三袋往嘴里倒,能有什么事儿。”

“什么脑包?我什么多的包都没有,就一个钱包。”老李手一挥。“谷什么那我也不懂,这有问题的东西都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