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和事老不好当啊(第4/4页)

小福子唉声叹气,都怪二皇子,要不是他,皇上跟娘娘也不能吵架!这就是个祸害,早就该杀了他了!

不知道是不是小福子的意念太强大,第二天的早朝,还真的有大臣弹劾二皇子勾结鞑靼,通敌叛国,意图不轨。

奏折里写得慷慨陈词,说皇上对二皇子已是仁至义尽,但二皇子却不知感恩,先是叛逃出京,后又指使表兄方明坤勾结鞑靼,图谋不轨,当真是可恶至极,这样的乱臣贼子,不杀难以平民愤。

其实很多大臣都认为,周睿安是不可能留二皇子太久的,当初宣德帝是怎么对周睿安的,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事,这样的情况下,周睿安怎么可能会善待二皇子?

之所以现在没杀他,完全是因为他刚登基时,根基不稳,国朝也是动荡不安,他需要一个仁善的名声为他平定局势。

但现在不一样了,周睿安登基已快一年,他已经渐渐的可以掌控局势,这次柳州之行,他与苏良义的关系也更加牢固,这也让他站稳了脚跟,现在正好是收拾二皇子的时候。

把仇人之子放在眼皮底下,怎么看都觉得碍眼。

所以当有大臣站出来弹劾二皇子,满朝文武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了悟,皇上终于对二皇子下手了。

而且二皇子这些罪证还证据确凿,那么大臣们自然都很愿意在此时锦上添花来讨好皇上。

所以很快,满朝都是讨伐二皇子,请求周睿安重罚二皇子的声音。

这样的情况下,二皇子的罪名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了,所有人都认为,周睿安会趁着这个机会直接顶罪杀了二皇子,但是周睿安却压下了所有的奏折,并没有立刻处斩二皇子。

很多大臣都觉得有些莫名,还是以前的老臣们安之若素,毕竟以前宣德帝就好面子,很多事情明明心里是这么想的,偏偏他就喜欢让人三顾茅庐一般,非得让人多请几次,这才会‘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明白,他们都明白,周家人的毛病嘛!

所以很多大臣又开始接二连三的上奏折,要求严办二皇子,不过周睿安还是没有表态。

小福子小心翼翼地把大臣们的奏折送了上来,周睿安捏了捏鼻梁,然后才问道:“又都是要求严惩二皇子的?”

“估摸着是……”小福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周睿安叹了一口气。

小福子小心觊觎地着周睿安的神色,这才忐忑地说道:“皇上,既然二皇子铸下如此大错,您为何还不肯定罪于他呢?”

周睿安靠在椅背上,淡淡地说道:“他是清越的救命恩人,又是清越的哥哥啊,清越那个人,别看外表冷冷清清的,其实最重感情,若是这次朕杀了二皇子,她心里不一定要如何难受。”

因为江清越从小到大得到的关爱太少,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所以对于关心她的人,她都格外的珍惜。

他是担心,杀了二皇子,会惹她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