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第2/2页)

宇文朔不仅武艺高超并且谋略过人,卓路每有疑惑必回云洲请教,本想请他出山至云山大营,宇文朔以不想再入官场拒绝。但对于卓路,一片拳拳之心,见他少年气盛,数次叮嘱他遇到蒙兀尔可诱敌深入却不可乘胜追击。然而,卓路在数次大小战役履战履胜后,气焰嚣张,再加上众人的追捧,伊然战神再世,在于蒙兀尔对战中穷追不舍,中了埋伏,全军折损,自己也被敌军所抓。这一困,便是一年。元嘉帝提出诸多条件愿换回卓路,均被蒙兀尔拒绝。直至一年后卓山使计抓了蒙兀尔爱子,蒙兀尔气愤之余终于松了口,愿将卓路换回世子,但提出必须得再多加一个美人,以美易美。口气轻佻,可恶之极。卓山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僧人和鞑靼世子一起送了过去,从此鞑靼永渡法师名声大振。卓路归来后,性情大变。他谁也不见,抗旨拒绝入京,也不愿回云洲卓府,整天呆在云山大营,励兵秣马,疯了一样勤学苦练。性情喜怒无常,在军中阴冷严酷,治军近乎残暴,有一次竟将军中兵卒活生生当众鞭死。宇文朔奔至云山大营,将他一顿严斥,毕竟师徒情深,看他如今这处境,又心生可怜,不忍再责骂。之后卓路稍有收敛,但一年后私自遣全军之力迎击鞑靼。他自己抱着必死之心,不杀蒙兀尔誓不罢休。此役虽然将鞑靼全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元气大伤,但云山大营死伤惨重,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仍不罢休,欲率兵再追击,被卓山遣了宇文朔赶到,卸了他的军职,将全军带回云山大营。从此宇文朔以长吏身份长驻云山,一直伴卓路左右,云山大营元气大伤,养兵休整直至今日。卓路虎符被收,但身边养了十三燕骑,个个挑的一等一的好手,这次霍奇被抓,他瞒着宇文朔轻率十三燕奇入鞑靼,险些又难生还,令宇文朔勃然大怒。

此次收沈二安为徒,宇文朔一则感怀沈二安小小年纪却侠肝义胆,二则他自觉年事渐高,也不知能陪伴卓路多久,却也不知能将他托付给何人,想着培养一个徒弟,往后代替自己照顾卓路,自己便是百年后,也能心安。他对卓路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且说沈二安拜宇文朔门下后,便入了军籍。燕军以五人为伍,设一伍长;二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千人为都统,万人则为将。沈二安即便入长吏门下,一无所长,从普通士卒做起,每日跟着伍长排队操练,一天训练结束,才去找宇文朔。宇文朔一开始怕他毫无根基,不宜强度太大,然而马上发现,沈二安此人耐力强,悟性高,肯吃苦,人还非常机敏聪慧,简直寻不得一点错处。他每日和众士卒操练完,再完成宇文朔的要求,还不知疲惫精神抖擞将宇文朔教的从头到尾练习数遍,每日练到深夜,第二天依然还能第一个从营中爬起,继续练习。宇文朔本只是惜他为人忠厚,这一教下来,发觉捡了个资质俱佳的徒弟,老大欣慰,亦悉心教诲,甚至发现沈二安识字不多时,扔了本兵法字帖让二安背诵临摹。孰料沈二安十来天便背得滚瓜烂熟,将整本书默了下来,虽然字迹不可与字帖媲美,但完全不像初学者模样。宇文朔咄咄称奇,遇到卓路时向他赞了几句,并且忍不住道:“为师教你时,教个十成你学了八成,其中有四成还是应付了草,你瞧为师新收的徒弟,为师授个十成,他学了十二成,且不骄不燥,肯吃苦,性情好。”样样戳卓路伤处,卓路只当听不出,哼了哼,慢吞吞踱到营地,时值正午,士兵们正在排队领取午膳。然而,他一眼便瞅见了沈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