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粽子的丰收(第2/5页)

冬麦听着大喜,她从记事起,家里就已经不行了,周围人都过得是穷日子,见过的粽子就是北方最常见的糯米包红枣,并没什么花样,哪里听说过江树理提到的这个,当下详细地追问,于是江树理便把自己所知道的各种粽子,以及各种做法,都说给冬麦,冬麦怕自己记不下来,还找来了笔,把重要的都给写了。

记完了后,冬麦觉得自己这收获真是不小,一时笑着道:“爹,你这本事,整天在家里可惜了,你看现在沈烈的买卖需要人,我也想在陵城开店,还有我们的饺子馆,我听二哥的意思,客人越来越多,想再做一个大的店面,这些都需要人手,如果你能出山帮我们,那才好呢。”

江树理听着,咳了声,叹道:“我年纪大了,也帮不上你们啥,就怕反而给你们添麻烦呢。”

冬麦见自己爹这么说,倒是笑了,她感觉爹的话风变了,以前张口就是不想干,现在是觉得帮不上忙了,她笑着说:“爹,现在我这里实在忙不过来了,我也不求别的,就盼着有个人能帮衬一把,哪怕就那么坐店里,好歹有自己人在,怎么都比没有强。”

江树理想了想,还是道:“再看看吧。”

冬麦见此,知道这话里更松动了,当下也不多提,回头就把这事给自己娘和嫂子说了,她娘胡金凤一听:“我回头劝劝他,他那些老心思也该丢了,现在儿女媳妇女婿都忙得要死,他却吃个现成,算是什么事?回头也让他帮冬麦看店去,就去看饺子店,到时候腾出你二哥来,让你二哥去陵城帮你干!”

这正中冬麦下怀:“娘,说服爹的是就靠你了,现在改革开放,咱赶上好时候,随便干干就能挣钱,不行动起来,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时候呢!”

*************

临走前,冬麦还去看了看梳绒机,梳绒机女工都戴着口罩,穿着防尘罩衣,有条不紊地干着,冬麦观察了一会,她们操作规范,动作熟练,看来自家大哥的培训挺到位。

冬麦又和她们聊了聊,一个个情绪都不错,觉得能挣钱,很珍惜这工作。

冬麦临走前又告诉她们,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或者太累了,记得给自己嫂子提:“咱们工作是要挣钱的,但是挣钱前,最紧要的是保障自己的安全。”

她这一说,大家自然明白:“这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按照我们的操作规范来,可不敢马虎大意!”

冬麦点头,回去又对自己娘和嫂子叮嘱了一番,这才带着双胞胎离开。

胡金凤和江树理搬了一些麦子小米,还有地里新收上来的玉米、蚕豆,以及新鲜的菠菜油菜什么的。

冬麦家的地现在没工夫打理,长得自然不是很好,现在沈烈已经考虑着给刘金燕家种,回头收他们一些粮食就是了。

这样一来,这些自家种的东西就显得稀罕了。

去的时候驴车沉甸甸的,回来的时候驴车更沉了,冬麦想起这个,心里便觉得暖和。

娘家现在日子都过得不错,满满看着也乖巧懂事,挺聪明的孩子,现在随便跟着江树理认字,已经能认五六百个字了,听那意思是打算今年就上小学。

一般村里是七周岁上小学,人家学校说满满聪明,可以提前一年上。

一切都很圆满,唯一操心的,还是江春耕的婚事,胡金凤又叨叨了一番,但是急又有什么用,江春耕现在对女人没兴趣,他只对挣钱有兴趣。

回去村里的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的,怀里两个孩子也精神起来,踢腾着小腿儿,睁着眼睛兴奋地看外头,眼睛忽闪忽闪的,逗得冬麦和王二婶直乐。

王二婶亲昵地抱着孩子:“咱孩子长得好,命也好,生下来就是福窝窝里!”

冬麦看着旁边绿油油的麦田,风吹麦浪,又是一年的丰收。

她倒是想起许多事,那些过去苦涩酸楚的,伤心失落的,还有甜蜜惊喜的往事。

其实掐指一算,距离最难过消沉的时候也不过两年罢了,却仿佛经历了很久。

这么说笑着,进村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冬麦和王二婶怀里已经睡着了,怕吵到孩子,就不怎么吭声,于是一路上就听得驴铃铛清脆的声响。

谁知道一进村,迎面就看到了霍志诚,拎着一个皮箱子,手里牵着一个女孩,绷着脸往外走。

冬麦乍看到霍志诚,也是意外:“嫂,你这是——”

霍志诚本来是气哼哼的,黑着脸,看到冬麦,脸色稍缓,扫了一眼冬麦怀中的孩子:“也没什么,我打算带着茹茹回首都了。”

冬麦看她脸色,担心:“你没事吧。”

这时候,眼看身后传来动静,霍志诚便道:“没事,你不用管了。”

说着闷头就往前走。

后面很快就见林荣辉追出来了,他指着霍志诚:“你走,你敢走,霍志诚我告诉你,今天你要是真出这个村,咱俩这日子就别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