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第4/4页)

幸好吉日定在十一月,是以也没有学太久。

除了这桩事,还有她的嫁妆。

老太太跟杨氏不遗余力操办,舅父也送来一担担的东西,简直要将孟家仓库塞满。

后来太子的聘礼一来,孟家真塞不下了,不得已先挪用下孟清月跟孟清雪以前的闺房。

转眼就到了十日。

储君大婚,整座京城都洋溢着喜气。

因孟清月有喜不便出门,戚媛代替她来送添妆,心想,真是没有料到,自己有一日竟会沾这二嫂的光!

画是跟孟清雪一起画的,但放在孟清月这里。

戚媛笑道:“二嫂学得可用功了,我从未见她如此刻苦,您瞧这条鱼,画得很不错吧?”她不自觉就用了“您”,因孟清泠穿着太子妃特有的翟衣冠服,气势压人。

孟清泠细细看一眼道:“确实挺像大姐的。”

她马上看出了此画的意义,心头十分感动。

就在这时,孟清雪也来了。

孟清泠指着右边一条鱼:“二姐,这是你吧?”

这两条鱼,一条憨态可掬,一条纤细灵敏,赫然就是那二人的写照。

孟清雪笑道:“果真是瞒不住你,一瞧就明白了。”

中间的那条鱼自然是孟清泠,它身姿轻盈,鱼身半跃出水面,竟像是飞翔的姿态。

孟清泠手指轻抚了下,爱不释手:“多谢二姐,当然,还有大姐。”

难为她还画了那么多莲花。

孟清雪微微一笑:“是我们该多谢你,三妹。”

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天微微暗下来的时候,谢琢穿冕服乘宝辂,带着东宫的仪仗队,鼓乐队,出发来孟家迎亲了。

街道戒严,百姓们在一排排的禁军后面伸长脖子看热闹。

礼部官员此前提早在孟家门口搭设过围帐,谢琢到达的时候便进入围帐。

与此同时,孟清泠由朱嬷嬷引导着走出闺房。

跟平常的大婚不同,甚至跟前世当皇子妃时也不同,礼仪极其繁琐且庄重,孟序没有派上用场,跟祁烨在旁边看着,他小声道:“姐姐嫁入东宫后真不会累着吗?”

他现在看着就累了。

祁烨挑眉:“怕什么,不是说好了吗?累了就把她带走,舅父我有宫中的舆图。”

孟序点点头:“好。”

孟彦端却是看哭了,一个劲儿地擦眼泪。

孟清泠前来与长辈辞别时,他哭得更厉害。

孟清泠只好安慰他几句,说“升不到五品官也不要勉强”。

孟彦端:“……”

离开正堂时,孟清泠脚步顿了顿,终究没有去看祖父。

如此狠辣无情的一个人,变成了此等摸样,“不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仁慈吧。

她走出了孟家。

鼓乐队再次奏响,激昂,欢快,在这初冬的夜晚像热烈的火,烧红了京城的上空。

坐在宝辂中的谢琢频频回顾,只恨自己的目光不能穿透那座凤轿,不能看到孟清泠……

但幸好,不用等很久了,他微闭起眼睛,感受着心脏剧烈的跳动。

时间在喜悦与难熬的交杂中渐渐过去。

等到他挑开红盖头,看到孟清泠就这样真实,触手可及地坐在喜床上时,他感觉到了尘埃落定的安心。

男人笑得像个傻子。

孟清泠目光与他一接触,就暗骂了一句“笨蛋”。

朱嬷嬷引导二人完成合卺礼。

太子迎娶太子妃是没有民间闹洞房一事的,故而殿内十分安静。

彼此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前世——同样是成亲的那一日,他们是何等的陌生。

孟清泠记得,因谢琢不必去应酬宾客,是以她连缓一缓的时间都没有就要直接面对谢琢,而谢琢当时也只有十九岁,很是青涩,二人可说是极为拘谨。

还是她见天太晚了,主动问他,“殿下,是不是该安置了?”

他的脸瞬间发红。

而现在,他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谢琢走近她,熟练地替她将身上的重物一一取下,然后便捧起了她的脸。

“有一次很想亲你,但我忍住了,结果还被你骂‘登徒子’。”

“……”

她当然记得那件事,只是当时她并不是真心骂他,事后甚至还有些失望。

盯着男人漂亮而红润的唇,孟清泠眨了眨眼道:“这回允许殿下当‘登徒子’。”

他笑了,右手扶住她后颈,令她不由自主踮起脚,而后低下头深深吻住了她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