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旅行博主(第3/5页)

就算以后没生意,自己住也没问题。

然后姜蘅就发现自家的兼职客服杨幸忙起来了。

姜芃牵线,杨幸给店里拉到了这么一位客人。

大概公司面临倒闭,杨幸老板那边给的价格十分便宜,利润压得很低,赵宁干脆将整个房子都改造了一下,并不是全屋定制,但也全都重新设计,柜子、床、桌子、椅子、书桌这些全都换了一下。

施工人员来这边敲敲打打大半个月,将一切搞好,全村哗然。

实在是真的很漂亮。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致,而是一种颜色统一的舒适。

墙壁刷白了、地板铺上了、柜子和床的颜色和谐了,二楼的小客厅有了一个两座的柔软沙发、米白色毛绒绒地毯扑在地上,椭圆形ins风小茶几上放着一些茶具,一个又大又干净的窗户让户外的阳光照射进来,虽然在村子中间,但地势算是高的,一眼可以看见村子前面绵延的水泥土和那遍地的绿色。

延展出去的阳台一边还有个秋千,坐在这看着日升日落,不考虑赚钱这些事,真的很享受。

村民们惊叹不已,组团参观时,都给各自的孩子打视频电话夸赞。

不过一听花了多少钱,一个个都熄火了。

哪怕比市价便宜了很多,但对这里的村民来说依旧是一大笔钱,在无法确定能回本的情况下,哪舍得?

反正现在屋子也能住,挡风遮雨,还有电,比早些年不知道好哪去,人要知足。

姜蘅在完工那天去看了,真的很不错。

老实说,比她现在住的都好看很多。

楼上有两个房间,一个小客厅,真有人过来旅游,住在这里绝对很舒心。

羡慕了羡慕了!

她的四合院什么时候可以开工呀!

虽然有钱了,但这笔钱买完果树、修路大概需要二十万,估计剩不下多少,还好果树过后,也没什么大的支出,按照她的挣钱能力,冬天之前应该可以开工!

念叨中,水稻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

在她家之前,村子里其他几家种的水稻先一步到了收割的时候。

刚回来时感觉村子里死气沉沉没啥人,但农作物收获时,村子里的人都莫名其妙多了似的,原本以为就种了那么一点地,实际一收割才发现数量可不少,就他们这后山一块,几家加起来都有十几亩了。

原本在镇上和县城住的一些人也都特意跑回来,跟着家里老人一起收割,村子里小孩都多了几个,热闹起来。

以前大家是直接将水稻铺到水泥路上晾晒脱谷,但其实这边有专门的稻场用来晒,只是稻场没有维护,也长满了杂草。

收割小麦之前,姜蘅就直接花钱买了个稻麦脱粒机,这个价格不贵,非常好的柴电两用的脱粒机也只要六千多。

对于现在的姜蘅,只是洒洒水。

脱粒机买回来,刚好赶上村里人收割了稻谷,姜蘅不是个很热络的人,并没有主动,但村里人问过来,想租用她的脱粒机,姜蘅同意得很快。

有了脱粒机,效率一下子提高了。

水泥路上没有堆着一堆稻杆,前后忙了不过三天,村里人的水稻全都脱粒,陆续送去镇上脱壳,姜蘅家的水稻也要收割了。

一亩地的水稻并不多,而且人多力量大,半天就搞定了,得到的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又额外晒了两天才送去镇上,姜蘅成功收获了八百多斤水稻!

一颗颗白胖的大米装入麻袋里,看着就喜人。

就是来回的路上,被麻雀这些小鸟追着吃。

左右就这么点小鸟胃,吃就吃了。

丰收时期的姜蘅大方得很。

毕竟她还有六月下旬种的四亩晚稻。

晚稻比早稻更好吃,姜蘅自己也更喜欢后者的口感,尤其这一次种的数量还不少,因此目前收获的这批大米,她打算卖出去大半,只留三分之一自己和猫猫狗狗的口粮。

车子到了家门口停下,刚熄火打开车门,阿狸第一时间过来迎接:“喵喵喵~”

最近没有多少需要晒的东西,沈丽就一起去到收割组,割草晒干了给羊过冬,现在阿狸成了职业看门猫猫。

只是猫猫怎么突然话这么多?

姜蘅感觉有点不对,抬手接住将自己当猫爬架的猫咪大佬:“怎么啦?”

“喵喵~~~”阿狸已经熟练地在她怀里窝成一团,尾巴甩甩,脑袋看向护栏门的地方。

“堂伯,我去后面看一下,你等下搬啊,重的我来。”姜蘅跟一起去脱谷的姜国夏说了声,快步去后院护栏那边,就看见护栏那蹲着两小孩。

两小孩都很紧张,脑袋都快钻到护栏里面了,脸颊的肉肉被护栏条勒挤出来,同时还发出着急的声音:“啊啊啊!又死了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