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竹林小能侠15(第2/3页)
灰影仔细在脑子里算了算,能伤敌人一千,说明敌人和他都有一千的数值,自己只损失了八百,还有两百的数值,那就死不了。
灰影:“只要死不了就可以。”
贝默急得翘起脚掌,往他咯吱窝挠,哼哼哧哧地进行“家法伺候”:“叫你乱来!”
灰影根本就不怕痒,他甚至很喜欢bb这样挠自己,一被挠,浑身就酥酥麻麻,连嗅到的空气都仿佛变甜了。
不过,看到bb义正言辞的小眉头,他还是很给面子地抖抖尾巴,一副被收拾到认错的样子。
贝默满意了,收回短胖的后腿,挠挠自己肚皮,再看看安静的地面,后怕地抱住树枝,和男友蹭着脑袋、牵着尾巴互相凝视着趴下休息。
休息好了,贝默就完全忘了之前吓成什么样,开始晃胖腿:我觉得我可以写一部《三毛演义》,小熊猫、黄喉貂、豺为三方毛茸茸,我诸葛贝默靠脑子带领小熊猫们重回猛兽巅峰……
灰影喜欢听他嘤嘤叫,不管在多危险困难的处境,只要听这只小熊猫快乐地叽里咕噜,他就能得到彻彻底底的放松,以及那种放松里弥漫的幸福感。
贝默嘤一句,灰影就往他脸上舔一口,好像今天只是平静的一天,什么都没发生过。
人类这边却开始提心吊胆。
从不久前的惊吓一幕,到后续的有惊无险,以及两只小熊猫沐浴在日光下的温馨互动,观察员通过红外摄像机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天,吓死我了!”
“也算是虚惊一场了……bb还会凶巴巴地挠灰影咯吱窝呢,这点儿本事全用在灰影身上了!”
“诶?那只脱离了族群的豺,好眼熟……不会是去年放归的望望吧?”
当天,关于那只豺的身份就确定了下来。
如那名观察员所说,是去年被村民在家里猪圈抓住上交的豺,当时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身体检查,因为身体健康,只有部分外伤,疗养好后,便放归到自然保护区,也是那只豺原来的栖息地。
而在猪圈发现它的村民当时把它当成了野狗,还取了个“汪汪”的名字,被同村人告知是豺就及时报警上交。相关救助人员之后就根据这个小插曲,为那只豺取了个同音的“望望”。
这个名字也包含了救助站对所有落难小动物都能重归家园的美好愿望。
时隔一年,竟再次看到望望的踪迹,却如此令人唏嘘。
望望脱离了族群,也不知是被族群赶了出来,还是一直不被族群接纳,显然独居生活了很久。
救助站的人不可能去干涉动物原本的野外生活,比如监测小熊猫的工作人员,看到小熊猫被黄喉貂或其他天敌攻击甚至杀死,他们再怎么不忍,也不能去干涉。
毕竟野生小熊猫也会捕食其他小动物呢,这本就是自然状态。
像现在发现望望,尽管望望的状态不佳,可还没到需要救助的状态,野生动物的生活本就是这样残酷,挨饿太正常了,如果看到一只保护动物挨饿了就去救助,那么发现这一点的动物,很快就会放弃自主捕食,等待人类的投喂。
过去投喂野生动物造成的悲剧实在太多了,一些人在路边看到可爱的野生动物就下车投喂,甚至拍视频引流,渐渐某些路段或地点就会成为网红的野生动物投喂点。
可这会让野生动物更加频繁地在相应的地点进行乞食,渐渐失去捕食的动力和能力,甚至在乞食的过程被车撞死。
因此,专业人员如今在短暂救助(如帮忙弄掉动物身上的工业垃圾)野生动物要进行必要的投喂时,也会尽量想些办法让动物不要把食物和人类联系到一起,让动物有一种“这是自己凭本事/运气找到的食物”,而非人类给予,自然就不会有依赖人类的思维。
关注到望望的状态后,相关救助小组就决定先想办法引导对方前往另一座山里数量很少的豺群,去和那个豺群接触。
据他们观察,那个豺群之前就接受过外来豺,因此接受望望的概率会比较高。
豺群擅长围猎,合作狩猎的成功率远高于独自狩猎,想要望望余生顺遂些,这是目前为止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人类那边开始紧急筹划,然而翌日,他们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望望成功狩猎了一头将死的野猪,暂时不用担心肚子问题了。
这个消息不仅人类知道,贝默也知道了。
毕竟那只豺一连数日都停留在他们的领地范围内。
倒不是非赖着不走,而是在狩猎小熊猫失败后,幸运地找到了一头快要老死的野猪。
这几乎就是捡漏了!
于是当天晚上,贝默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咕叽咕叽又嘎嘣嘎嘣的咀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