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超越蒸汽与烈焰(算昨天的)(第2/3页)

他说着将刚才那个部分放大,进一步解释道:

“在通往920-3试车台燃烧室的主输送管线上,我们加装了两组‘双喷射雾化器’,可以保证氢燃料在进入燃烧室时仍然处在过冷的浆化状态,最大程度还原长征九号箭上的实际情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火炬实验室?”李仁平的关注点当即被吸引走,转头看向马昱山“你们也和火炬实验室那边有过接触?”

“是的。”马昱山此时还没参透对方问题中的“也”代表什么,只是肯定地点头,“而且是上级直接协调安排的。”

“他们提供的方案,包括这套雾化系统的设计,拿过来的时候完成度就非常高,细节考虑得非常周全,我估计应该是经过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地面验证……必须承认,920-3号试车台能这么快具备氢浆试验能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是关键因素之一。”

李仁平想起来,之前开技术研讨会的时候,自己好像跟常浩南提过一嘴试车台的事情。

看来是对方回去之后专门关照过。

而且还真就关照出了结果。

“真TM离谱……”

他半是震惊,半是钦佩的低声嘟哝了一句。

但转念一想好像也合理。

氢浆比常规液态氢的密度大粘度高,属于典型的连续相湍流,正好在常院士解决问题的舒适区里面。

“呃……您说什么?”

马昱山还以为对方是在和自己说话。

李仁平摆摆手:“没什么……我们回去吧。”

当他意识到抱龙峪这里也和自己一样,接受过常浩南的研究成果帮助之后,心里的大石头突然就落了地。

……

当一行人脱掉厚重的防护服,重新回到地面指挥中心时,大屏幕上显示011号YF-177发动机的测试前检查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各个分系统的绿色“OK”标识不断亮起。

现场指挥员谢福寿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响起:

“报告总指挥、马主任,011号YF-177发动机各子系统检查完毕,状态正常!近场人员撤离完毕!试车台具备点火条件!”

马昱山看向李仁平。

后者的目光扫过所有关键参数屏幕,最后停留在发动机监控的主画面上:

“按预定方案,执行测试程序。”

……

与此同时,数千公里之外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101发射塔架下,长征五号C遥一运载火箭的发射流程也已进入倒计时负30分钟。

“各号注意,我是0号,打开塔架回转平台!”

0号指挥员的口令通过发射场广播系统清晰传遍各个岗位。

巨大的钢铁结构发出沉闷而有力的机械运转声,原本环抱着火箭箭体的多层回转工作平台开始逐次缓缓向外侧旋转、分离。

如同一朵由钢铁构成的花瓣。

粗壮威武的箭体逐渐显露出来,在探照灯的强光照射下,箭体周围弥漫着缕缕白色的低温雾气,更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力量感。

高分辨率摄像机将这一幕清晰地传回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

控制大厅内气氛高度紧张,却又秩序井然。

各系统指挥员的口令声、状态报告声此起彼伏。

胡守智站在载荷控制台后,眉头微锁,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专门显示XS-1空间核反应堆状态的数据区。

“载荷的状态如何?还有,火箭本身有没有受到影响的迹象?”

这已经是他今天晚上的第四次询问了。

好在负责载荷监控的工程师这会儿也没什么其它任务,耐心地回应:

“胡总,XS-1反应堆堆芯确认处于深度次临界状态,所有自检参数正常,辐射水平维持在极低本底值。火箭箭体及上面级各辐射传感器读数无异常,未监测到任何由XS-1引起的辐射剂量升高。”

常浩南这会儿正坐在胡守智旁边的椅子上,将后者的紧张看在眼里。

他微微侧身,故作轻松地开口:

“老胡,XS-1的外层屏蔽结构是经过严格设计和地面验证的,燃料装载量、屏蔽层厚度与材料的选择,我和彭院士反复计算过多次。在非启动状态下,它对箭体的辐射影响微乎其微,不必过于担心。”

他抬手指了指大屏幕上正在进行的发射流程,“现在,把火箭安全送上去,是航天发射团队的主场。”

实际上,常浩南本来想在发射前去塔架附近转一转来着。

但如此“危险”的行为,自然又被彭觉先和警卫员给拦了下来。

其实他也曾以“技术人员应当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为由向上面打过申请,希望能取消对自己的限制。

只不过上级给出的批复却是——

【经过讨论认为,常浩南同志提出的申请理由确有道理,但仍不能予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