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页)
“杨家为什么收.养你们姐妹?”林秀丽不解。
杨春香直接说:“为了把我们卖个好价钱,虽然我和小雨被杨家收.养,但我们不像杨家养女,反而像是地主家的下人。”
林秀丽吸了吸气,没有再揭人伤疤。
“你们是来跟我道别吗?”林秀丽问。
杨春香点头,说:“之前我给林编辑添了很大麻烦,谢谢你。”杨春香拉着杨小雨一起给林秀丽鞠躬。
林秀丽摆手:“你认真过日子才是最好的道谢。”
杨春香眼睛霎时红了:“我知道,林编辑,以后谁也做不了我婚事的主,只有我自己能决定我要嫁给谁,小雨也是。”
杨小雨懵懵懂懂,一脸焦急地拉着姐姐。
林秀丽想了想,说:“你和小雨两姐妹生活不容易,要是遇到什么麻烦,妇联是个求助好去处。”
杨春香用力点
头:“这次我学到了。”
目送杨春香姐妹俩离开,林秀丽抬头看着天上晚霞,愿好运眷顾她们。
唔,有一说一,今天的晚霞确实很漂亮,林秀丽就在晚霞的陪伴下,骑上自行车,归家。
林秀丽的日子渐渐又过得有滋有味儿起来,比如她家现在能尝试着烤羊肉串吃了,当然烤全羊还是太显眼,就不做了,烤烤羊肉串完全可以有,还有其他各种好吃的,也能慢慢搞回来,现在吃好喝好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别的不太能追求,但吃喝可以。
林秀丽能接受衣服穿得朴素,但绝对不能亏嘴巴,正好,顾凌云还有圆圆也都是好吃的,顾嫂子则是没什么要求,林秀丽怎么指挥,她就怎么做。
生活顺遂,林秀丽的工作也有了进步,李主编越来越重用她,报社重点培养林秀丽,所以林秀丽提出在报纸上开一个版块,专门刊登一些励志故事,林秀丽本意是想写那些在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出色同志,报社也要赞扬这样的精神嘛,而且报纸上有这样的小故事也会吸引读者。
报社经过开会讨论后,同意了,由林秀丽来开始撰写第一篇,林秀丽在报社当编辑几年,不是没有自己写稿子,她的文字功底是得到李主编认同的,所以由她写稿没人反对。
林秀丽需要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第一个人物要挑谁呢?
要有代表性的,而且不能太脱离群众,还是那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嘛,这样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鸣。
林秀丽去找赵美琳去取经,论人物采访,赵美琳的经验可太足了,赵美琳丝毫没有藏私,说完她的方法,还提了个建议:“你最想采访谁?选你现在最想写的人物,然后就去采访。”
除了赵美琳,林秀丽还问了一圈身边的人,谁也没放过,最后她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去找刘嫂子做一个采访,然后整理成一个小故事,如果第一木仓打响了,以后这个版块会有一系列的励志小故事。
刘嫂子听完林秀丽的来意,惊得差点摔了手里的筷子:“啊?小林你说要采访我?”
林秀丽笑得很认真:“是真的,刘嫂子,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真的?!”确认后,刘嫂子惊得跳起来,手忙脚乱地整整衣服头发,“这这这、小林你这采访我,我能行吗?”
“行啊!为什么不行?”林秀丽一把拉着刘嫂子,“我这回就想写一个军嫂的故事,刘嫂子你在咱们军嫂里面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了,我都怕你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
刘嫂子连忙摆手:“我愿意!我愿意!小林,我接受采访是不是就能登上报纸了?”
林秀丽:“不是,我采访刘嫂子你,然后撰写稿子,交给报社审稿,如果报社通过,这篇采访才会登上报纸。”
“好!”刘嫂子忙不迭答应下来,全家属院都知道林秀丽林编辑的能耐,之前林秀丽为作者的文章他们家属院大家都知道了,刘嫂子让婷婷给她念了很多遍,刘嫂子现在也能认字了,她说不出林秀丽写的文章怎么怎么看,但一听就知道好。
所以刘嫂子压根不在意林秀丽前面那么多话,她一心认定林秀丽采访她的文章能登上报纸,等于她刘春花也能登报,这是什么?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她娘家刘家她婆家刘家,谁有她刘春花的能耐?
刘嫂子乐得直咧嘴笑:“我家老刘都做不到的事,现在我有希望了,小林你想问什么就问,我肯定全部答了!”
林秀丽让刘嫂子不要太乐观,可惜刘嫂子不听不听,只说完全相信林秀丽的能耐。
林秀丽无奈一笑,不过刘嫂子这么配合,对她来说是好事。
之所以会选择刘嫂子,还是因为刘嫂子最合适,林秀丽自己是军嫂,所以她先确定采访一位军嫂,军人值得敬佩歌颂,军人背后的军嫂同样值得敬佩,刘嫂子刘春花从农村出来,是最早随军到边疆的军嫂,经历过兵团最困难贫乏的时期,一心一意守好小家庭,刘嫂子不仅能吃苦,还上进,被招聘进第三食品厂工作,工作积极出色,已经被提拔成车间小组长,工作之余还参加扫盲班学习,刘嫂子本身就是励志的代表,就像很多普通人一样,普通平凡却也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