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神话破灭 雷光千动!(第3/6页)
毕玄睁开眼时,瞳孔像是两团火球。
从灼烧蒸腾状,慢慢压缩至一点,使他双目锋锐得吓人,只需一个眼神,就散发着叫人望而生畏的霸气。
这份气度,乃是他作为草原之神酝酿了数十载的结果。
大战之前将其点燃,进入了此生最巅峰的作战状态!
“走!”
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他听到极远处的马蹄声,于是迈开大步而行。
最终在颉利突利两位可汗的隆重迎接下,走入大军牙帐之中。
渤海王拜紫亭、靺鞨八部首领,契丹大酋阿保甲、摩会,铁勒王阿耶偌德齐来拜见。
梁师都李轨等九州叛贼,也俯身相迎。
毕玄的到来,让大军气势提高了数成。
“对方集结了多少人?”
“前方探得消息,唐军不及十五万人。”
“好!”诸多振奋的声音齐响。
颉利可汗放开嗓子:“此战兵力是三十万对十五万,优势在我!”
“成倍的兵力差距,这一次非逼得他们妥协,否则就打入长安城内。”
草原大军并没有因毕玄的到来而止步,简短修整商议后,再度拔营,直往渭水渡口。
……
初夏,本应是长安城郊绿意最浓时。
天幕低垂,铅灰色的云层如铁甲般密密匝匝地压下来,将天光吞噬殆尽。
空气中弥漫着土腥与河水的湿气,还有一种更沉重的东西,那便是此刻的肃杀气氛。
“咚咚咚~!”
大地震响!
突厥铁骑踏起尘埃,混合着兵戈寒意,闯入眼眶。
渭水北岸,黑压压的骑兵阵列如一片骤然降临的移动丛林,长矛的锋刃在昏晦的天光下泛着幽冷微光。
战马的响鼻声、铁蹄不安刨地的闷响、皮甲摩擦的窸窣,汇聚成一种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压过了渭水奔流声。
目力强的江湖人在这叫人毛骨悚然的军阵前,朝草原大军核心处打量。
一面狼头大纛立于阵中,旗下,颉利可汗立马横刀,目光如鹰隼般穿过河面,直刺远处那座巍峨都城。
接着,颉利又看向渭水南岸。
只见旗帜鼓荡,玄甲如云。
周唐军阵肃穆无声,紧握刀槊的士兵皆显露杀意。
与草原阵前不同的是,大唐帅旗摆在最前沿。
一道白影,骑乘一匹白马,在看到草原大军到来之后,驭马来到渡口边沿。
这小小动作,便把所有人的目光尽数引来。
颉利的队伍平铺于关中平原,密密麻麻的全是战马军旗。
此时弓弦绷紧,朝战阵靠近,那是何等胆大!
周奕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动,唯有一双眼睛,审视着对岸难以数清的敌人。
“他会怎么做?”
靠下游一株高柳上,阴后望着两边战阵:“会直接杀进去吗?”
“没必要冒险,”邪王说到一半,笑了笑将自己的话否定了,“他的想法很难猜,也许打不起来,因为颉利求和的欲望更强。”
不远处,高丽郡的荣留王与弈剑大师同样在旁观。
荣留王问出差不多的问题。
弈剑大师却不必回应了。
因在颉利之前,正有一人打马而出,大军分开让出一条道路。
他一眼认出了那人。
武尊,毕玄。
渭水奔流,浊浪滔滔。
两岸肃杀之气冲塞天地,突厥狼旗猎猎,中原大纛昂扬。
随着两道身影逐渐靠近,千军万马像是忽然屏息。
水面自发凹陷,形成一道无形涡旋。这时他们隔水对峙,气机交锋所造成!
武尊身躯伟岸如大漠孤山,越是靠近河畔,周身异象愈发明显。
丈内空间扭曲,空气因极致的高温而氤氲晃动,下方的河水不断发出“嗤嗤”声响,腾起缕缕白汽。
炎阳奇功已催至巅峰,他便似一轮落入人间的骄阳,光焰万丈,睥睨苍生!
“天师。”
毕玄举目望来,声音传遍四下:“中土与漠北还可和平相处吗?”
“可以。”
周奕的话传得更远,上下游的人全能听到:
“将漠北归入九州,从此再无汗廷,也无靺鞨、铁勒契丹等部,天下为一国。”
南岸数十万人听罢,既震惊又兴奋,发出了欢呼声。
北岸的草原人,一个个变了脸色。
各部首领这才明白颉利口中的“新君野心”为何物。
毕玄轻笑一声,忽然战意迸发:“中土与草原法则不同,这是不可能的。”
周奕平静讲述:“我并非征求你的同意。”
与武尊的体型相比,他自然算不上魁梧。
但那匀称的身体中,所蕴含的伟力是可怕的,这一句简单话语,彻底打碎了颉利等人的幻想。
武尊还未行动,周奕已翻身下了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