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正经万法(第5/6页)

从酒水中,也隐能看出解晖信守诺言。

加之石青璇去成都带回来的消息,可以确定,巴蜀三大势力已彻底稳定。

只要自己不出事,巴蜀就不可能跳槽背刺。

“对了,你方才提到席应,怎么大明尊教又与他合作。”

“那只是我的猜测。”

石青璇立时将席应与灭情道“天君殿”的事说给他听。

“席应能收集独尊堡叛军旧部,应该是大明尊教安排,也就是说,安隆一直在与大明尊教合作,他这次逃走,定是自知败露,怕了石之轩。”

石青璇露出疑惑:“可我不懂,他们杀我有何用?”

“杀了你,邪王就更邪了。他如今治好了精神分裂,你一死,恐怕又会对他产生影响。”

“不会。”

石青璇依然不想提他。

周奕见她闷闷不乐,笑道:“那他们杀青璇,就只能是为了刺激我。我一生气,就会大开杀戒,因此留下污点,后世人会说,我是个残暴的天子。”

少女定睛望着他:“真的吗?”

“真的。”

“不要,”她灵动一笑,像是很高兴,微微晃动身子带起微风,“史官的笔如同利剑,我可不要成为伤害你的武器。”

话罢,石青璇又看向来回摆动灯火。

“那舍利中的能量,你可炼化完了?”

“嗯。”

周奕点了点头:“最多再有三四日。”

少女的明眸像是闪过一抹失意,情不自禁道:“好快.”

她又添了句:

“难怪你在短短时间就能练就这一身功力,如此练功速度,我从未听闻过,包括我娘与我提到过的那些名宿,也找不到与你相近的。”

“等这次出关,你有何安排?”

周奕想了想:“我会顺三峡往下,与我家军师打个照面,让他寄信去岭南,试探一下宋阀主的态度。之后要回南阳一趟,还有”

不用说,石青璇便接上话了:“还有和氏璧。”

“对。”

周奕望向东都:“佛门在巴蜀谋划不成,他们会利用和氏璧造势。”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可是有着不小魔力。”

石青璇柔声道:

“当今天下群雄,唯你名声最响。但这次在巴蜀,你也得罪不少势力,加之你武功又高,定会叫旁人生起一同对付你的心思。

在巴蜀你的朋友多,到了东都你的敌人多。和氏璧若是得不到,放弃也不要紧。”

晓得她是好意,周奕也不多解释。

“成都那边,等席应的人手再聚一聚。在离开巴蜀之前,我会去一趟他这什么‘天君殿’,再叫三大势力把大明尊教的人清理一番。

没了领头之人,他们就没法兴风作浪。只要我不倒,巴蜀一定能比之前更安稳。”

如此一来,周奕也算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听他把前后都安排妥当,石青璇在心中数起日子。

也不剩几天了。

她暗自寻思着,他走后,自己应该能和之前一样,安安心心在此隐居避世。

这样想着,眼睛却又忍不住朝举杯喝酒的人看去一眼。

周奕又在幽林小筑待了三天。

这三日,他在打坐练最后一处窍穴。

石青璇就隔着一个竹帘,时而擦箫,时而看谱,偶然翻开娘亲留下的武学典籍。

日子过得极快。

到了第四日傍晚,天上打了个响雷。

石青璇把手中的剑谱放下,她不是被响雷所惊,而是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木屋内无风起浪,竹帘被掀了起来。

她看到,里面打坐的白衣青年,正做着各种手势变化。

那动作她是看不清的,明明手动得很慢,可一盯着他,眼前模模糊糊,能看到后面的指影拖出一条尾迹来。

奇特的是,竹帘掀了起来,说明劲风很足,可他身边的那盏灯,丝毫不见晃动。

也就是说,他能将自己的劲力在一定空间中收发自如。

石青璇为他功成而高兴,心下又有种自己都难察觉的失落感。

周奕在一阵喜悦过后,全身心投入在十二正经之中。

起于少阴,终于少阳。

气出涌泉,入井窍阴。

天下武人,多练奇经八脉,以任督为主,开辟丹田黄庭、金炉、关元,再通生死窍。

修完地,再炼天,打开眉心祖窍。

类似这种性命双修的法门功成,哪怕是再普通的武学,也可以后天入先天。

十二正经,乃是各类奇门秘术专修而练。

周奕在这最后一条足少阳胆经打通的瞬间,顿时有种能将灵感兑现的错觉。

仿佛精妙万法,都囊括其中。

也更加体会,为何独孤老奶奶的披风杖法有此威力,甚至,就连老奶奶体内的症结所在,他都有所猜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