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隋宫秋月 帝语天师(第2/6页)

等他们靠近“来府”时,大门附近亮如白昼,好多人手提灯笼。

二人没法靠近,因为屋顶上站着的都是人。

大多数人站在门外,只有少数大人物能入内。

少顷,又一队人马赶到。

独孤凤扯了扯他的胳膊,把他的注意力从来府深处拉到门口。

周奕看到了三个有些眼熟的。

正是晚上去到来府的几名拜客,此刻他们跟着一位身披甲胄的将军,周奕辨看两眼,毫无印象。

“那是令狐行达。”

她一说,周奕便想起独孤盛的话,晓得他是骁果军中的将领。

不仅如此,还是这人手操练巾,亲手将广神缢弑。

来府大宅门前,越来越多的人到来。

他们正在商议来护儿的事,忽然宽阔的长街上,传来“砰”的一声巨响。

“什么人?!”

四下呼喝声噪响,众多高手在屋顶上跳动,登占各处高点,居高临下,四方瞭望。

可是,什么可疑人也未找到。

来府的人寻到长街响声源头,发现了骚娘子的尸首,提灯朝脸上一辨。

下一刻,来府数名管家带着凄厉之声怒喝:

“就是她,就是这个妖妇!”

“是这妖妇害死了来将军!”

“……”

来府四周喧哗声大起时,整条长街都被封锁起来,周奕与独孤凤已走在返回的路上。

临近独孤家时,夜已深。

长街上已没什么行人,路边却有个摊贩支着灯,正在卖扬州汤饼。

摊位上没客人,周奕正觉得饿,便拉着小凤凰坐了下来。

那约摸六十岁的摊主见他们黑衣蒙面,虽然生意照做,但心中总是害怕。

“两位大王,老汉这里只有汤饼,无酒无肉。”

周奕听他声音颤抖,便温声道:“莫要慌张,我们不是强盗,来两碗汤饼,不短你铜钱。”

“是是是”

不多时,摊主看着地面,小心翼翼将汤饼端来。

“两位大王慢用,老汉晓得规矩,绝不会看你们的脸。”

吃饭总要将面巾摘下,他担心被杀人灭口。

周奕等他背过身去,一边吃一边问:

“这么晚了,老丈怎还不收摊。”

摊主叹了一口气:“现在生意难做,城中的军爷们小老儿可开罪不起,常被吃白食,加之官署征收供奉,只好熬一熬。”

他看了看两人的背影,猜想他们不是皇城衙门的人,否则不用这身打扮。

这才忍不住发发牢骚。

周奕道:“听说江北那边现在很安稳,老丈怎不到那边做生意。”

摊主苦笑摇头:

“江北确实安稳,我也听人说过那周大王的好处,却寻江北不得,因家口皆在这里,老宅虽破,却是祖传。加之小老儿年岁大了,不愿埋骨他乡。”

“这倒也是。”

周奕不禁点头,他吃了一碗汤饼后,又叫了两碗。

直到两人将第二碗汤饼吃完,小凤凰掏出了几块碎银子,搁在桌上。

别说四碗,四十碗都够了。

摊主又惊又喜,两人站起身来,一个眨眼工夫便不见踪影。

自知遇见阔气的绿林好汉,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

“知道那银子从哪来的吗?”

周奕本想说她带的,一看她的表情,立刻改了口:

“难道是从骚娘子身上摸出来的。”

小凤凰朝他胳膊轻拍一下,抱怨了一句:“你能不能别这么聪明。”

复又一笑:

“我起先说要给你打酒,那时才发现没带银钱,正想着你返回时若要打酒可怎么办,骚娘子便解了我燃眉之急。”

周奕道:“你直接说,打架时丢了便是。那年在丁大帝的墓中,你动手前不是把金银都给了我。”

“你记得好清楚。”

“当然不会忘。”

少女不由抱起他的胳膊,两人一边回忆,一边迈入独孤府。

来到后院亭楼那边屋瓦时,独孤凤赶忙将他的胳膊甩开。

一道风声扑面而来,他们已能感受到引而不发的剑气。

“二婶,是我。”

张夫人一听她的声音,连忙止住拔剑之势。

她狐疑地朝两人一扫。

最终目光凝在周奕身上:“你是.周先生?”

“二夫人。”周奕点了点头,招呼一声。

“凤儿,你们做什么去了?”

独孤凤道:“去调查三叔的消息。”

张夫人朝她脸上看去,见她一脸肃然,便知是自己多心了。

“我方才找你不见,守了一时,此刻见了你我才安心。”

张夫人声音郑重:

“近来不可妄动,小叔的事暂缓几日,当下这城中诡谲难测,连来护儿将军都死在家中,你可不能出事。”

听她的语气,似乎已明白独孤霸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