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琅琊柔情 风云变幻(第3/6页)

他说话时,看向樊文褚。

樊文褚岂能不懂?

忙投笔入砚,躬身稽首:“樊某恳请返回庐州,只需五百从众,定能替大都督解忧!”

“好。”

周奕把手上的书信如令箭一般塞到樊文褚手中:

“我给你一千精锐,你速回庐州过年,也叫城内百姓过个安稳年。”

“是!”樊文褚神色激动。

“西门君仪、王阑芳。”

“在~!”

夫妻二人应和一声,一齐上前。

“你们陪樊太守走一趟吧。”

“末将领命!”

二人跟杜伏威征战许久,办事利索,先一步离开大帐,去整备一千兵马,呼唤高手随行。

左游仙与张善安皆倒,庐州城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凶险。

庐江郡虽有大批江湖势力,可周奕才斩左游仙,紧靠着清流,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没过多久。

樊文褚离开大帐,回到临时居所,又见妻儿。

随即把要回庐州的事说了一遍,想留他们二人在清流,他妻子不答应,要与他同去。

但是,樊文褚硬气了一回。

“此地很安全,你们在这,我没有后顾之忧,好为大都督做事。”

一听到大都督名号,妇人也安静了。

樊文褚坐下来一边倒茶一边说道:

“庐州的势力心不齐,与周围几伙势力多有关联,并非所有人都向着大都督,争斗厮杀是必然的,但是我这次不能分心,一定要把事情办成。”

“之前是我眼瞎,大都督怎可能是魔门爪牙。”

他自嘲一笑,又换作把儿子都吓得不敢说话的严肃脸:

“我要效仿先父之武,替大都督把守庐州,这是绝无仅有的机会,万不可错过。”

“你在清流这段时间,应该感受的到。”

妻子闻言点了点头:“这不是寻常义军能做到的。”

她说话时,外边街道传来了孩童打闹,长辈呵斥的声音。

“几个月前,清流还是一座贼患之城,如今大变摸样,大都督有仁德,他对城中百姓很好,清流人都很感激他。”

妇人很有见识,又说道:

“眼下天下大乱,难得有这样的仁主,夫君确实该珍惜。”

“正是这个道理啊”

樊文褚连喝几碗水,最后抱着茶壶,对着壶嘴把水全部喝尽,也浇不灭心中的激动。

妇人能感受到,他很久很久没这么兴奋过。

“马上过年了,我要朝江都写一封信。兄长在宇文化及手下能混个什么名堂?不如早点弃暗投明。”

“明早我便动身,这次定要在江北根基上留下一点功劳。”

妇人抱着儿子,默默点头。

翌日,由樊文褚率众前行,名号是庐江郡太守府人马。

他们直入庐州,虽有阻拦,但还是顺利来到樊府大宅门前。

望着已经被搬空的宅院,樊文褚顾不得心疼。

他来此并非入住,而是找出之前藏好的郡官印信,换回了一郡长官身份。

这时带着西门君仪等人,以最正当的名义,直朝官署而去

……

年关之前,周奕又寻老杜喝了一顿酒。

同时,和他商议了一件对江淮军很是重要的事。

本不想让他为难。

可老杜却拍着胸口,表示自己可以搞定。

辅公祏毕竟是杜伏威的朋友,若非考虑老杜的感受,周奕已经动手了。

这家伙与左游仙同出魔门,乃是旧识。

攻清流之前的消息,正是他泄露的。

一来,他不想看周奕势力壮大,二来可以给左游仙卖个好。

这一次左游仙敢下战书,也是辅公祏把消息从永福送到庐州,让左游仙知道他不是什么老怪,只是一个后生小辈。

周奕心知肚明,收到消息后一直把事压着。

杜伏威对辅公祏够好了,他还能忘恩负义,毫不留情的背刺。

周奕懒得与这种人打交道。

年关前的第四日,他又和王雄诞、阚棱等人一道用饭。

傍晚时分,卜天志过来拜年。

周奕拉着他,与虚行之、李靖一道夜话。

他们聊到很晚,周奕回到自己的小院时,小凤凰已经在隔壁厢房中睡着了。

她定然能听到脚步声。

但不愿醒,周奕也不去打扰。

自打左老怪入棺后,独孤凤就一直留在清流陪着他。

这几日俗务极多,虚行之李靖等人已经分担了一大部分,却还有不少江北名宿慕名前来拜访。

晚上回来时,两人便闲聊琐事,谈天论武,又围着灯火,各观经典。

这份陪伴,叫周奕很享受。

计划中,打算在年关前返回南阳一趟。

现在看来,只能拖到年后了。

而且,这个年,他也没打算在城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