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阴阳奇术 坎离剑罡!(第6/7页)

师父已经安排妥当,卢祖尚再无话说。

周奕出门与卜天志说过几句,便与卢祖尚告别,随着松隐子一道朝道观而去。

他的小观较为偏僻,等他们入了光山南郊,日头已是低低西斜,沉入林莽。

在山间腰坳处,周奕瞧见一处道观。

四周古松森列,皆合抱之材,枝柯交错,蔽遮云日,唯漏霞光点点。

虽然偏僻,但老道长挺会选地方。

周奕走近打量竹篱编就的观门,上方楣悬木匾,漆色剥落,写着“青松观”三字。

“贫道的字如何?”

周奕见“松”字末笔遒劲,似有剑气隐伏。

“好。”

“在我所见的别派道门朋友中,松道友的字可以排入前二。”

周奕还见过一位道友在门楣上写字,那便是乌鸦道人。

所以,就他们两个。

老道长见识过周奕的神奇,以为他道友遍天下,当下听了这句夸赞,心中稍有得意。

进门之后,将他拉入一方小殿。

其余不做,入房中取来一册古籍,还有一本空白之书,另附笔墨。

这是让他抄下来。

面对这等好事,周奕自然没意见。

“道友自己看吧。”

他话罢微微一笑,到一旁打坐去了。

周奕翻开《楼观灵鉴秘学》,前面是经意,追求的乃是静功。

后方便记录“坎水之罡、离火剑法”。

天下间的罡气,最常见的便是外练之罡。

以气合罡的法门极为少见,罡气与真气不同之处在于,更为致密、凶悍、直接。

与强调精微真气的法门,是另外一种路子。

故而上次与钱峥嵘对战时,哪怕他以真气附着拳脚,也避免不了要受些外伤。

坎水之罡,要修黄庭、金炉、关元,这三窍与丹田密切相关。

再加上膻中穴,这便是丹田四重。

乃是江湖人任督二脉练气、聚真元最常用的修炼方式。

只是与周奕的路子不同。

坎水之罡的法门,气出丹田走任督,以正统玄门真气合三窍之力聚真气为罡。

要说看懂,那是毫无问题。

不过楼观派这秘术没那么容易练,尤其是剑罡同流。

离火剑法练的是手太阳小肠经,此处要求先天精微真气,门槛较高。

再以任督之罡顺后溪穴入手太阳经,同流之下,便成坎离剑罡。

周奕认真钻研。

他虽然没有与左游仙打过交道,但凭借这一法门,已是初步了解了他的子午剑罡。

道门玄功这点要求不难,毕竟他有玄真观藏。

只不过是从十二正经练的,不一定匹配剑罡要求。

任督二脉是道心种魔异变后的魔门真气,虽然非同小可,但能否练成这门神奇剑术,周奕也无把握。

如果不是老道长还在身边,他恐怕要忍不住尝试一番。

当下先不管那么多,抄下来再说。

万一夏姝晏秋他俩与长生诀无缘,也可以与自己一起练这剑罡。

周奕抄写楼观经文,老道长打坐调气,大家各忙各的。

晚间卢祖尚亲自来送饭。

他还想多待一会儿,便被松隐子赶走了。

“令徒也练了这门剑法罡法吗?”

“练了,可惜只学成一半。”

松隐子一边吃饭一边摇头:

“他的罡法学得不错,有一身浑厚的内家真气。可惜学不成离火剑法,或者说他没有用剑的天赋,便转修刀法去了。”

“能成为一方高手,已是难得,不必过分强求。”

周奕又问了一句:“这功法我能传别人吗?”

“可以。”

松隐子一点也不担心:“没有道学修养,这剑罡是不可能学成的”

这两日,周奕过得颇为安闲。

与老道长论论道学,顺便讨论一下剑罡练法。

或许是真有些投缘,再加上有救命之恩。

松隐子便将练功的一些行气、聚气、合罡、离火剑法等等法门,逐一相告。

他练这门功夫超过一甲子。

短短几天,越说越多,给周奕一脑袋知识。

到了第五天,等松隐子讲完心魔克法,周奕忍不住说道:

“松道友,您这已不是论法,而是传道。”

老道长道:“本只想和你浅说一些,但你”

他细细打量着周奕的脸:“但你领悟得太快,有时提出的问题,让我也受到启发。”

“一来你了解我这偏门道承,让贫道深感欣慰。”

“二来此道我也难传下去,就连我自己也没能练到最终的剑罡同流,你若发扬光大,也是极好。”

“至于你对我的救命之恩,除了道门之谊,我会用另外的方式偿还你。”

周奕笑了起来,好奇追问:“是什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