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叔叔(第3/4页)

臭小子能吃能睡,一天比一天沉手,见他伸手还往妈妈怀里扎了扎,不太情愿。

但祁放也不是一点不会对付儿子,把小家伙举起来抛了抛,小家伙立即被抛得咯咯笑,什么都忘了。

过完中秋节回去,两口子很快就联系房主,将那三间房买了,一共花了六百块。

就是买了也不能马上住,还得收拾,祁放直接将墙上糊着的报纸全铲了,重新上了一遍水泥。

林场的霸王圈虽然不够结实,但确实暖和,不像城里这些砖房,刚建那几年还好,时间久了就会透风。

所以大家都喜欢用报纸糊墙,一来糊完了亮堂,二来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但严雪跟祁放不差钱,还是选择用水泥重新抹一遍,抹完刷上熟石灰,看着跟新的也差不多。

取暖方面,县里这边地方小,不好随便改建锅炉房,严雪也不需要在家培育菌种,祁放给家里装了暖气。

暖气片和管道里面装上水,单独盘了一个炉子来烧,循环起来比火墙还暖和。

十月中,两口子将房子收拾完,特地跟单位请了一天假,连同休息日一起回去搬家。

家里二老太太已经收拾过一遍了,炕上堆着大包小包,老太太还在算她那些鸡,“这些都能带走是吧?”

“十只以内都能带,我跟局里借了两辆马车拉呢,那边也有院子养。”

照比三年前搬家,这次他们的东西可太多了,又都是新添置的,丢了哪样都觉得可惜。

不仅东西多了,人也多了,多了一个崽,家里还养了一群鸡,两只狗。

严雪想了想,干脆去和澄水林业局借了两辆马车,一听说她要用,澄水这边立即就给她批了。

这可是澄水的大功臣,哪怕去县里了,也是澄水出来的,以后也还要打交道,更别提副局长郎中庭还是她的旧识。

家里这个房子,严雪则托了刘家人帮忙照看,有那合适的卖了也行。

正式搬家那天,东西先借由局里的内燃机拉到镇上,接着转马车,连鸡带狗拉到县里。

之前两口子人走了,却还会每周回来,林场众人还没什么感觉,这一搬家,才终于觉出他们是真要走了。

“人家还是有本事,人调到县里了,家也搬过去了,以后就是县里人了。”

“瞅你这话说的,人家没本事,能搞出来这么大个木耳种植摊子,能改装出挖掘机?”

“也是,不过就算人走了,以后在县里又上了啥报纸,那也是咱们金川出去的,是咱金川人。”

严雪和祁放这两个名字,大概要和他们留下的试点留下的路,还有留在林场各处的报纸一样,留在一代金川人的记忆里。

哪怕以后有了更高的成就,站上更大的舞台,金川人依旧能骄傲地说一句:“这是我们金川林场出去的。”

几人往外走这一路,甚至有各种认识不认识的人跟他们打招呼,看得二老太太都感慨,“我活这么大岁数,就没被这么多人送过。”

即使在都是亲戚的严家庄,他们的离开都显得那么悄无声息,大概就只有严松山一家会惦记着,恨的。

老太太忍不住抱了抱自家小重外孙,“咱们严遇可得好好跟爸爸妈妈学,将来跟爸爸妈妈一样有出息。”

小肥仔能懂什么,只知道笑,“爸爸!妈妈!太姥姥!”被老人家稀罕地抱上了车。

就是人还太小,又是第一次出门,在车上一直好奇地看窗外,还没等到县里就累得睡着了。

祁放小心把他抱到里屋炕上,严雪则扶着二老太太,跟严继刚一起进了门。

“这就是自来水了,跟秋芳姨家一样,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能有水,不用去河里打。”

严雪指了屋内各处给两人介绍,又带老太太去看事先准备好的鸡窝、狗窝。

等东西都收拾完,她才单独找了严继刚说话,“你也十三岁了,有些事姐姐想问问你的意见。”

严雪跟严继刚说了这边的情况,“这附近有个林一小,你姐夫单位那边还有个林三小。去林三小,你姐夫有同事家孩子在那,可以照顾你一下,就是远,林一小离家近,但是没熟人,你看看你想去哪。”

要说换新环境她最担心谁,不是小肥仔也不是二老太太,而是严继刚。

这孩子以前有结巴的毛病,又怕生,来林场之后,可是花了好长时间才敢出门。

怕严继刚有负担,她还道:“你想去林三小也没关系,反正你姐夫也得去上班,让他骑车带着你就行。”

“姐姐,我不用人照顾,我去林一小。”严继刚却突然抬起一双和她相似的眼睛看她。

小少年说话还有些慢,但语气却是坚定的,“我不用人照顾,也不用人带,我可以去林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