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二把(第3/4页)

严雪一看他那架势,就不像是来视察的,更不像来干活,倒把试点众人都慰问了一番,尤其是郭长安。

就是根本没注意到郭长安的不便,伸的是右手,等郭长安抬起手才觉察出不对,有些尴尬。

事后郭长安跟严雪说:“他跟我打听菌种栽培我会不会,我说不太会,又鼓励我好好干,多学点技术。”

“他也找我了,”周文慧说,“旁敲侧击去年咱们到底分了多少钱,还说我就要转正了。”

“他也跟你提转正的事儿了?”郎月娥有些意外,显然刚刚刘局长同样跟她提了。

试点这两年没有转正名额,主要是林场也没有,但他们走的是自负盈亏,转不转正区别也不大。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试点办不下去了的话,正式职工局里会管分配工作,临时工不会,可试点这不是办得好好的吗?

刘局长一下子许诺出去这么多,显然不太正常,众人都忍不住看向严雪,看得严雪笑了笑,“没事。”

怕众人还不放心,又轻声补充,“我和瞿书记早就料到了,瞿书记也有安排。”

这众人就把心揣回了肚子里,毕竟试点是严雪的心血,没人比她更不希望有人搞事。

很快菌种接种完毕,到了月底,所有新接种的段木也都移到耳场进行排场,将耳场最后一片空地占满。

接下来只要每年清掉种满三年彻底腐烂的耳木,再种上新的,试点就能始终保持最大的木耳产量。

也就在这时,瞿明理的调令还没下来,另外两道先下来了,第一道就是调祁放去县机械厂。

祁放在小修厂待不长,这所有金川林场的人都知道,可众人都以为他会调去镇机修厂,谁能料到会是县机械厂?

这一步可迈得有些大,消息传出来,众人无不惊讶。而且看那调令的意思,还去了就是工程师。

别看县机械厂的工程师有时候也会被叫一声师傅,像洪师傅,升工程师之前就被这么叫惯了。

但县机械厂的师傅和镇机修厂的还是不一样的,镇机修厂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根本就不设有工程师一职。

小祁师傅牛大了啊,都能当上工程师了……

不不,以后不能叫小祁师傅,得叫祁工。

林场众人可不管工程师是不是还分级别,他们能知道个工程师都不错了,而祁放能直接去县里当工程师,就是牛逼。

只不过另一份调令就让人心里不安了,县里竟然要成立一个专门培育木耳菌种的培育中心,把严技术员调过去。

他们金川林场可离不开严技术员,严技术员要是走了,试点怎么办?那么多人的饭碗怎么办?

当天就有员工在门口左绕一圈,右绕一圈,就等严雪来上班,问她一句能不能别走。

也有找郎月娥的,找郭长安的,找周文慧的,甚至还有人去郎书记媳妇那说,让郎书记一定要把人留下。

消息传出来,甚至连郎月娥和郭长安几个脸色都有些凝重,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严雪也知道,直接就召集几人开了个会,“瞿书记的意思是我可以把原班人马带走,你们有谁愿意跟我到县里去?”

这众人倒有些意外了,周文慧更是直接问:“我和月娥姐也可以带过去吗?”

严雪和郭长安都是正式职工,周文慧和郎月娥却不是,没想到严雪竟然点了点头,“都可以。”

不过她也把话说在了前面,“县里另安排了人管培育中心,我在那边只是个二把手,许多事情恐怕没有在这边便利。”

做这个培育中心也是要投钱的,严雪在县里只是个初来乍到的小年轻,县里当然不可能完全把培育中心交给她负责。

郭长安之前没说话,听严雪这么说,倒是直接开口了,“我跟你去。”话语很笃定。

郎月娥看看郭长安,却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问严雪:“你大概什么时候走?”

“应该没那么急。”严雪说,“今年主要是选址,把培育中心建起来,以便明年投入使用。”

“那也等不到这边木耳收完就得走了,”郎月娥沉吟,“也就是说这边最少还得留一个人,看着试点。”

他们四个是核心成员,要是一下子都走了,试点这边谁来负责?临时交给谁都不可能放心。

严雪点点头,“是得留人在这边,最少要带出个可靠的负责人,接手试点,才能全都调过去。”

“那要不我留下吧?”周文慧犹豫了下,还是说,“我结婚了,月娥姐没有,去哪儿都方便。”

这的确是个要考虑的问题,但严雪分明看到,说这话的时候她眼神垂下去了。

这姑娘这两年其实挺努力的,工作认真,记账严谨,平时干起其他活来也毫不含糊,是个闲不住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