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要人(第3/4页)

果然那人点点头,“整机确实没法卖,但机器上也用了不少好金属,拆拆还是值不少钱。”

竟然是打算卖废铁,这回瞿明理真的蹙起了眉,“东西都还没报废,这么处理是不是太浪费了?”

“放在那不用,跟报废了有啥区别?现在卖还能卖个好价,再过几年可就真成废铁了。”

刘局长不以为意,显然是赞成对方的提议,其他人也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还有人干脆不表态。

最终瞿明理还是没同意,把这事先压了下来,但看刘局长那神色,可未必会就此罢休。

不管这事是刘局长的主意,还是那人的主意,单位买卖东西可都是有文章可做的。瞿明理倒是可以干脆同意了,看看对方是不是想从中捞一笔,抓对方一个大把柄,那些被卖废铁的机器就可惜了。

还是得想个温和点的解决办法,不能一味强压,不然下面的人抱成团,他的工作可就不好展开了。

毕竟他是空降过来的,不可能把下面都换成自己人,以前有些人该用还是得用,最好拉一波,打一波。

只是他太年轻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这干不了几年就得升,到时候局里还是刘局长,可未必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瞿明理琢磨着,眼睛瞥到桌上放着的信,随手拿过来打开。

信显然是从县机械厂寄过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边有什么进展了。

然后这一看,眉先是疑惑地一蹙,接着意外地一挑,到后来连眉心都舒展了。

他又端起缸子喝了几口水,然后一个电话打到了县机械厂,“帮我找一下借调在你们厂的祁放。”

祁放借调过来也有段时间了,这还是头一回有人找他,警卫室的警卫员去叫了人,他过来也是简单的几个字,“嗯,确定可行,成本不高。”很快就挂了。

但没多久,机械厂书记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我们金川林场的祁放同志也在你们那借调有段时间了,该回来了吧?”

机械厂的书记当时就是一愣,没想到他们给出这么好的条件,澄水林业局那边竟然还来要人。

而且澄水的集材50不都修完了吗,也没听说又出什么毛病啊?

但瞿明理态度很坚决,他们这边急着用人,非祁放不可,不行就你们自己先研究着。

再问就是我们这边的同志技术有限,就算留在你们那,其实也帮不了什么忙。

这下把吴行德那边打了个措手不及,谁也没想到瞿明理会来要祁放回去。

其实又何止瞿明理这一件,祁放竟然会放任老师的成果被质疑,被否认,他已经很意外了。

毕竟祁放这人把老师看得极重,上次他不过提了一句,就激得祁放动了手。

祁放毕竟是借调,档案还在澄水,在瞿明理手里,瞿明理想要人,谁也拦不住。

最终吴行德还是给沈工程师打了电话,“回来吧,我们自己研究,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于是祁放终于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别人不知道,找他帮过忙的几位师傅还是蛮舍不得他的。

主要脑子好使,见识也多,尤其是计算方面的问题,找他准没错。

当然祁放回到澄水后,也没能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澄水林业局。

瞿明理正在局里开会,“上次马复生提出的建议,我又仔细考虑了下,还是觉得不妥。咱们现在资源紧缺,有一分东西都得用在刀刃上,机器还能用,就这么拆了卖废铁,太浪费了。”

“那你说还能怎么用?”刘局长看似在询问,“现在全国各地的林场基本都换上集材50了,RT-12性能还是差了些。”

瞿明理早知道他会有此一问,话锋一转,“目前林场的交通主要还是依赖小火车,太单一了,也非常有局限性。一旦小火车道出了什么问题,所有林场都要与世隔绝,小火车道修起来成本也不低。”

突然就提起了林场的道路问题,刘局长忍不住蹙眉,但也有人接了句:“您的意思是?”

“我这里有一份资料,是关于将拖拉机改装成推土机和挖掘机的,非常可行,你们也可以看看。”

瞿明理拿起一直放在手边那叠纸,“咱们林场的路早就该修了,可惜缺乏工具,基本全靠人力,顶多让拖拉机去压几趟。”

不只是这个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国内搞工程建设主要靠的还是人力,工程机械实在是太紧缺了。

也不是他们不想修路,全靠各个单位和学校抽人出来义务劳动,能有多少效率?

听瞿明理说能改推土机和挖掘机,立马有人接过去看了看,也有人不信,比如刘局长,“这事儿靠谱吗?”

“县机械厂已经改成功过一例,我可以叫出这份资料的人来和大家详细说说。”瞿明理直接让人去自己办公室叫了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