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维修(第3/5页)

张大为说完就走了,留李树武媳妇愣在原地,“严雪家祁放被调到小修厂了?”

他不是给锯手当助手的吗?咋又会修东西了?

而且……

“张大为找他修缝纫机,得给钱吧?”

张大为和祁放严雪又不熟,来找祁放修东西,当然得给钱。

进门他就跟祁放说明白了,“之前我找徐厂长修过一次,不换件是三毛,换件我不知道。”

祁放这里也没有现成的零件给他换,还得去镇上买,“先看看。”

张家搬来这个缝纫机是飞人牌的,上海缝纫机一厂制造,按理说应该十分耐用,这年代的东西用个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但再好的东西,再精心的保养,也架不住一场大水,祁放踩了两下脚踏板,发现缝纫机运转起来有明显的滞涩,先把脚踏板拆了。

一拆开,果然是里面进了污水,祁放擦干净,上了点机油,又装回去,继续拆其他的部位。

一整个缝纫机拆完,也只有机针针头用久了,太钝,需要更换,祁放问张大为媳妇,“你这缝纫机用起来布料是不是会起皱?”

张大为媳妇点头,“对,有一阵儿了,得使劲儿按着,跑起来底线还有些飘。”

祁放没说什么,去二老太太那屋跟二老太太借了几块布头,“你试试现在还飘吗?”

飞人牌缝纫机是出了名的跑薄不跑厚,因其体积小,受力轻,人站着用单脚也能踩,很多半大孩子不够高,刚开始学用缝纫机用的都是这个。

张大为媳妇也没找凳子,站着就试了试,“还真不飘了,感觉用起来也比之前顺当。”

“里面核心簧松了,我给紧了紧。”祁放说。

这还有啥好说的,张大为两口子立马给了钱,“那机针我们要想换,是自己去镇上买还是?”

“我去吧,”祁放说,“过两天我要去趟镇上。”

等家属队忙完,严雪肯定还要拉着他去镇上抓中药。

严雪可是说了,人家齐放身体比他好,将来活个八/九十岁都没问题,他总不能连个八/九十岁都活不上吧?

祁放面无表情收起工具,想到什么,又抬眼问张大为,“新来那集材50拖拉机好用吗?”

之前金川林场一共两个拖拉机手,一个梁其茂,另一个就是张大为。

张大为刚好跟祁放是一个工队的,见祁放问,也就说了,“比原来那RT-12强,最近不是刚发完大水吗?道上全是泥,还有泥石流,都是我跟小梁过去压的,有劲儿,用油也不费。”

祁放听了,就没再说什么。等人走后,严雪才压低声音问:“怎么?那拖拉机有问题?”

祁放把那三毛钱交给她,也没隐瞒,“用的老师之前研究的技术,不过不太成熟。”

“不太成熟?”严雪觉得既然核心的东西在祁放这,八成不只是不成熟这么简单,“这样也敢拿出来,他们之前没先试用一阵吗?”

通常新品从研发到问世,中间都有个很长的试验过程,短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七八年。像人工培植黑木耳,据说五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实验室里培育成功了,但直到严雪穿过来,也没有应用于实际。

而祁放老师过世到现在才几年?

不到三年。

就算他们当时就在混乱下开始研发,到今年直接应用于采伐,也太快了点。

果然祁放唇角凉凉勾了勾,“他哪有那个时间?真试验个五六年,黄花菜都凉了。”

“那今年冬天的采伐?”严雪总觉得吴行德这么急功近利,恐怕要出事。

祁放已经收敛了神色,“我会提醒徐叔把那两台RT-12也修了。”

有了新来的四台集材50,谁还在意之前那两台RT-12啊?早丢到机库最里面吃灰去了。

这次发大水,几台集材50都早早被开到了高处,只有两台RT-12,没人管,彻底泡在了大水里。

听祁放说要把那两台RT-12也修了,徐文利还没说什么,他一个徒弟已经笑起来,“修那玩意儿干啥?咋了你这些天还没修够?”

虽说祁放借调过来是给他们减轻负担,他们也乐得清闲,但祁放要是太能表现,就有些喧宾夺主招人烦了。

再说这一圈修下来已经够他们累的了,谁还愿意花那功夫修两台注定用不着的RT-12?

这人还只是开玩笑一般的口吻,另一个是真累烦了,直接道:“要修你自己修,正好还能多借调两天。”

这就是说祁放不想回山上幼林培育,故意在这没活找活干呢。

祁放只是看看他们,神色都没有变一下,“不修也行,我就是怕新产品不稳定,多留一手……”

“那你想多了。”对方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别的林场都用了好几年了,也没见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