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第2/3页)

那几天,安王一方面提心吊胆,一方面又有些开心。

抛开君臣身份来说,萧宴宁根本没有一点皇帝的架子,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

两人闲聊了不少东西,还聊起过小八,聊起这个最小的弟弟,两人还想起了以前。安王喝了几杯酒,还提起了萧宴宁小时候的糗事,好比让他们这些哥哥们比赛吃屎的事。

安王趁着酒意问:“其实臣一直想知道,皇上当时到底怎么想的?”

萧宴宁:“……”他怎么想,他不过是觉得梁靖年幼无知,口无遮拦,怕有人拿他的话搅弄风云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想法。

萧宴宁干咳几声:“朕那时太过年幼,都忘了。”

安王看着他红起来的耳垂和不自在的神色,眨了眨眼,哦了声,然后又灌了自己一杯酒。

安王心想,看来皇帝也知道尴尬二字怎么写的。

后来安王带着许轻风等人亲自送萧宴宁离开。

看到皇帝,许轻风等人惊讶的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

亲眼看到萧宴宁和回京的人马汇合,等传出皇帝一切平安的消息,安王才带人回去。

许轻风等人心中满是疑问,他们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在这里,也不知道皇帝来做什么。

在修整的路上,安王一边喝着酒一边漫不经心道:“别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皇上就是来看看我。”

他不知道身边的人相不相信,可事实就是如此。

皇帝只是在回京的路上惦记他的三哥,转道看了看,毕竟山高路远,哪怕是兄弟,想见一面也不容易。

安王这些年一直守在通州,不过京城要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也会奉诏回京。

这次是芸太妃病了。

萧宴宁派人来到通州,接安王立刻回京。

安王听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把手头上的事务交代下去,然后骑马往京城的方向奔。

安王对通州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生在通州,后来以皇子身份入京,在京城,他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等来到通州,事情多了起来,他才把那段往事给埋在了心底。

安王在通州目睹了太皇太后的病逝,见证了小八的出生。看到刚出生不久的小八,安王心下颤抖,他都不敢想这么小小的人,要怎么小心养护才能长成顶天立地的人。

在通州养小八的那段时间,他一方面要对太上皇等人的安危操心,一方面还要哄小八。那段时间,他的心神都被占据了,每天洗漱后倒在床上就会睡着,身体累到极致,连梦都不怎么做了,也想不起京城那些是是非非。

那次芸太妃随着太上皇下江南,他知道芸太妃主要想看他。

芸太妃看到他时,自己也跟着高兴。

而看到芸太妃难得高兴的样子,安王心里却有点不好受。

跟着太上皇下江南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件幸事,然而对芸太妃来说,来到了通州,就离家乡很近了。只是再怎么近,也隔着一片海,她的故乡在海那头,站在通州城最高的楼上,使劲儿往远处望,也看不到东丽的一点影子。

自打到了通州,芸太妃的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她也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只是心不由人,对于东丽,芸太妃很复杂。

她是东丽人,如今她在大齐扎根,有了自己的孩子。

芸太妃心里很清楚,自打自己踏上大齐的领土,她就再也回不去了。这么多年,她的父母都已经没了,兄弟姐妹之间多年未见,又何谈有什么感情,而上次东丽使臣故意给安王下套,也让她伤心不已。

幸而当时大齐的皇帝是萧宴宁,换做太上皇还在位,又或者是任何其他任何人坐在那个位置上,听到东丽使臣那些话,心里恐怕都会有些不痛快。

从那天起,芸太妃的心彻底死了,她放在心底的故乡,却想用那样的手段害死她的孩子。

然而人心本来就很复杂,人远在京城也就不想那么多了。到了她这个年龄,再一次离家这么近,心情难免自然有所波动,好在这种情绪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太上皇这段时间经常让人准备些东丽本土的饭菜和小吃,芸太妃情绪上并没有太多波澜。

现在最能牵动她情绪的就是安王,只要安王平安无事,就好。

想到芸太妃病了,安王只觉得自己太不孝了。

虽然来人说病情不重,可是安王还是忍不住担心,他的年岁在一天天往上涨,芸太妃也一样。

安王心中着急,用了几天就到了京城。

京城永远都是大齐最繁华的地方,安王无心欣赏京城风光,入京后,第一时间进了宫。

还好,芸太妃这场病来势汹汹,可在御医们的诊治下,病情控制住了。

听到这个消息,安王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下了。